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三全育人”體系建設推向深入,認真做好“新時代·中國說” 首屆大學生講師選拔賽經驗總結,1月15日下午,“新時代·中國說”總結會暨“三全育人”座談會在圖文信息中心第一會議室召開。校長丁曉東、校黨委副書記孫躍東、副校長張華出席會議,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教師代表、輔導員代表以及學生代表50余人參加。座談會由副校長張華主持。
會上,學生工作部(處)部(處)長牛翔宇圍繞“新時代·中國說”,從立意、設計、組織、實施以及推廣等方面介紹了本次活動的基本情況,講述了活動背后師生全員參與、通力合作、奮斗拼搏的故事,并就今后大學生講師團的能量發揮、學風建設的深入推進、“三全育人”體系的夯實強化作了進一步思考與匯報。隨后,與會師生代表圍繞活動準備過程中的奮斗與收獲、“三支隊伍”協同過程中的角色與功能以及“新時代·中國說”的意義與后續推廣進行踴躍發言。大家一致認為,“新時代·中國說”既是課程思政改革的一次創新,也是“三全育人”的一次重要嘗試,激發了蘊藏在學生中的正能量,提升了教師們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在聽取師生們的發言后,孫躍東表示,“新時代·中國說”主題大氣,是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背景下,嫁接育人的創新平臺,讓學生結合專業育人元素講好身邊的時代、講好學校的發展;希望通過“新時代·中國說”這個平臺,深化“三全育人”,帶動更多身邊人參與進來,了解學校教學科研和事業發展,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為“新時代·中國說”點贊。
丁曉東作總結講話。他表示,“新時代·中國說”從創意、實施到結束,是學校“三全育人”體系深化的一次重要探索。三全育人最重要的是全員育人,是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根本保障。過去我們構建全員育人體系時,關注了思政教師、專業教師、輔導員、機關管理人員、后勤服務人員,唯獨卻忽視了學生這個群體。而在新時代的教育模式中,學生是自己的第二老師,必須發揮學生在三全育人中的主體作用,探索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有益嘗試。因此,圍繞這一初衷,丁曉東總結,“新時代·中國說”一是搭建育人平臺,讓學生自主教育、自主學習,學學相長;二是形成課程思政的師生共同體,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平等對話、平等學習、平等探索,教學相長;三是鼓勵學生通過參與活動,能夠在專業課程學習中自主探索、增長見識,能夠挖掘專業課程里的素材,激發對家庭、對集體、對國家和對人類的情懷;四是形成施展舞臺,通過登上舞臺鍛煉與提高自己的能力,探索課程思政中的育人元素,激發理工科學生的家國情懷、愛國主義情操和思想道德品質,增加對人文和美的感受。丁曉東強調,“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我們要始終堅持唯物辯證法的科學思維,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對待學習、對待自己、對待工作,努力把家國情懷激發出來,把奮斗精神激發出來,把專業學習中的責任心激發出來。圍繞今后“新時代·中國說”的工作開展,要深入探討,加強研究,提高學生參與度,找準切口,豐富內容,讓“新時代·中國說”能夠有持久的生命力,形成上理影響力。

校長丁曉東總結講話

校黨委副書記孫躍東講話

副校長張華主持座談會

教師代表發言

學生代表發言

座談會現場
供稿:學生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