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海理工大學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暨網絡課程上線啟動儀式在大禮堂舉行。副校長劉平、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相關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研究生輔導員及2018級研究生代表參加會議。
會上,副校長劉平發表致辭。他提到,科研活動作為一項特殊的社會活動,有著獨特的價值追求和精神氣質;科學事業的發展過程,既是學術創新的過程,也是學風建設的過程;我校一直著力加強學風建設,致力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劉平校長要求同學們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尊重和保護他人的研究成果,杜絕盲目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在深入研讀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實現真正的科研創新。
隨后,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劉寶林老師做了題為《研究生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的專題報告。他以校訓“信義勤愛 思學志遠”為切入點,引入誠信的概念,帶領同學們學習科學精神的內涵及教育部文件精神,列舉個別學生逃避重合度檢測的做法及不合格論文所存在的問題等,希望同學們引以為戒。他還同學生們闡述了學術不端的類型,告誡同學們不要懷有僥幸心理,任何階段都應堅決杜絕學術不端行為。
材料學院博士研究生、2018年寶鋼獎學金獲得者李昊亮作為研究生代表,與同學們分享了學術道德、學風建設以及研究生階段學習生活的心得體會,分別從時間與精力的付出和合理分配利用時間兩個方面進行交流,提出自己對學術道德底線的深刻認識。同學們認真聆聽前輩教誨,將端正的學術思想、嚴謹的科研態度真正根植于自己未來的學習中。
會上,校領導及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領導、學生代表共同啟動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網絡課程,現場還演示了網絡課程操作流程。該課程已經納入2018級研究生培養計劃,作為必修課共計1個學分。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對宏揚科學精神、繁榮發展學術事業,凈化校園環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開設這門課程,旨在進一步加強我校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鼓勵大家以嚴謹踏實的學風和篤信誠實的原則從事科學研究,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實的研究生。

副校長劉平致辭

劉寶林教授做專題報告

研究生代表發言

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網絡課程啟動

報告會現場
供稿:研究生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