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科教之窗

海峽兩岸學者齊聚上理 共話當代聚落再定義

—— 2019海峽兩岸暨香城鄉更新與再造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9-05-15 796 文: 圖: 編輯:李卉云

2019年5月11日上午,2019海峽兩岸暨香港城鄉更新與再造研討會在上海理工大學綜合樓報告廳隆重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深圳大學、元智大學、中國都市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城鄉規劃學、建筑學、環境設計等多個領域的學者與業界的專家參會,圍繞“非城非鄉:當代聚落的再定義”等前沿熱點問題發表主題演講。本次研討會由天津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主辦,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等高校和企業聯合承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學術委員會、天津市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為指導單位。副校長張華出席研討會并致辭。研討會由版藝學院院長蔡錦達主持。

研討會現場


張華代表學校向出席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和業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受到極大的關注,在踐行城鄉更新的生態文化建設中,海峽兩地的專家學者在城鄉更新、文化創意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來自海峽兩岸多位專家學者共聚上海理工大學,不僅能加強雙方的學術交流合作,更能為城鄉發展創造新思路。本次研討會的承辦單位版藝學院作為工、文、藝三大學科融創發展的學院,具有獨特的學科優勢,希望本次研討會能促進學院藝術專業和城鄉藝術設計的發展。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吳曉教授和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阮慶岳教授分別代表指導單位和承辦單位致辭。



副校長張華致開幕詞


在經濟新常態下,城鄉更新與再生對城鄉的就業促進、活力提升、價值再造、創新潛力與形象等諸多方面,將產生更加重大的影響。城鄉的價值將在很大程度上由“誰能更好地提升存量資產的價值”,以及重新定義城鄉聚落的價值所決定。來自海峽兩岸高校知名學者以及相關行業內專業人士圍繞地方創生與鄉村復興、城市更新理論與方法、城鄉統籌等議題,做了主題報告,共同探討了持續尋找人類居住與聚落的新定義所承擔的角色與挑戰,用城鄉空間的存量創造出新價值。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吳曉教授做了題為“產權視角下高校單位大院微更新研究”的主題報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朱曉明教授做了題為“西方觀點 中國視角:基于公眾參與的中國傳統村落復興之路”的報告;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教授何崴報告題目是“開放與融合,鄉村設計實踐及思考”;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設計系系主任王勇教授報告題目為“七年鄉伴——平陽縣騰帶村的設計回顧”;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唐燕報告題目是“城市更新制度建設:頂層設計與基層突破的力量”;中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系副教授徐國城做了題為“臺北市都市再生輪廓——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主題報告;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左進的報告題目是“城市再生視野下高密度城區立體生態網絡規劃研究——基于高分遙感技術應用”,上海理工大學章丹音博士做了題為“基于開放數據的城鄉意象研究”,與會其他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


與會嘉賓認真聽講座



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和師生近三百人匯聚一堂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參會者進行了深層次的交流與探討。本次大會不僅是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學術研討,更是一次聚焦城鄉融合的美好愿景匯聚現實意義、尋找解決途徑的理論與實踐的探索。

近年來,版藝學院師生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對接國家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學院多位老師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景觀設計的實踐和課題研究:學院王勇教授十年足跡遍布祖國200個鄉村,堅持把文化融入設計,保護歷史空間以及歷史空間中延綿的文脈,“量身定制”最佳鄉村振興方案,獲“2018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提名獎;學院章丹音、方智果老師致力于城鄉規劃和城市視覺領域研究,于2016年、2018年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立項;李文嘉副教授基于“鄉村振興戰略驅動下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扶貧’研究”獲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項,還有多位老師在鄉村振興,景觀規劃等領域獲得重大成果。

本次研討會進一步提升和加強國內外院校合作交流,重視和推動學科發展。研討會促進了海峽兩岸高校間在城鄉統籌、鄉村振興等重要議題的學術交流,未來學院將充分發揮設計學科智力資源和創新資源優勢,切實履行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為構建城鄉融合的美好愿景貢獻學科力量。


合影留念


供稿:版藝學院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