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新聞簡訊

上財名師作客滬江傳媒創新“三名”校園行

新聞傳播學子最該堅持這三件事!

2019-09-24 343 文: 圖: 編輯:李思維

9月20日上午,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林暉教授作客上理版藝學院滬江傳媒創新“三名”(名人名師名家)校園行系列講座,分別以“互聯網信息中心與統計基本數據摘要和對比”與“當代新聞采寫面臨的三大挑戰”為主題發表演講。

大胸懷、大視野、大格局

演講中,林暉首先對1994年、2004年、2019年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報告》中的圖表數據,進行了分析和比較,她對報告關注重點的領域變化、社會結構和整體趨勢進行了背景講解。

林暉指出,研究者不只要看最新報告,也要有大胸懷、大視野、大格局,尤其在當下舊的傳播格局逐漸崩塌、新的傳播秩序尚未定型的背景下,縱能覽古今、廣而聞天下,是一個新聞研究者應具備的素質。新聞學子應遵循新聞業發展規律,打好扎實的學科基礎,同時保持對時代風向的敏感,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去。

反思“變與不變”

在“當代新聞采寫面臨的三大挑戰”的主題中,林暉認為,“變的是媒體,不變的是新聞”。她援引國內外的報告,結合長年教學和走訪媒體機構的經驗,分析了在當代新聞媒體界中,傳統媒體、民營媒體和自媒體“三分天下”的格局,重點闡明了新聞專業理念與客觀性原則,又提出了新聞媒體面臨的三大挑戰,她還從人與新聞如何結合的角度,談當代新聞人的時代使命。

林暉認為新技術的應用不是敲幾行代碼就能解決的問題。在沒有徹底了解一個技術是什么、植根于什么,和背后意義是什么的時候,就大肆談論應用的現象,是學風浮躁的表現。新聞人在看待社會問題時,要融入自己的學科,思考專業領域中的屬性和因緣。林暉強調:“植根于他國的土壤開出的花長得再鮮艷,移植到本國的土壤上,不一定也會這樣盛開。”

給新聞傳播學子的三點建議

林暉寄語學生,傳媒技術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引起各種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學科的關注,新聞與傳播學未來大有可為。學習者要有“一頭扎進去”的精神,練好“內功”,鞏固專業知識基礎。此外,也要關注學界和新聞界的前沿變化,緊跟時代發展規律和前沿變化。她具體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是要新聞再專業化,往細分領域鉆研學科知識;第二要有“新聞傳播+”的觀念,觸類旁通,關注新聞與傳播和其他學科的融合度;第三要辯明“知識在室外”,以實事求是、貼近實際的態度發現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互動環節中,同學們暢談了網民性別結構、城鄉結構、新聞渠道等方面的演變。林暉細致地回答了學生們提出的問題。聆聽此次講座的師生表示,林暉教授的講座令人受益匪淺,傳播學專業大四的學生袁嵐說,林暉教授真誠的交流、深邃的思想,抓住了在場每一位聆聽者思想的脈搏,從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同學們表示,作為新聞傳播學子,應該堅定務實求學的信念,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關注新聞與傳播領域發展前沿,關照現實社會中的實際問題,在掌握技術技能的同時不忘反思自身,建立價值理性的思維模式。



供稿:版藝學院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