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上理要聞

玩轉5G 上理師生眾“創”成“金”

2019-10-24 2194 文: 圖: 編輯:董真

流速為2000m3/s的寬闊江面上有它的身影,它是智慧“河長”,認真巡檢河道,實時反饋信息;均速為20km/h的馬拉松比賽上空有它的出現,它是火眼金睛,鎖定參賽選手,呈現最佳觀賽效果;速度為300km/h的高速鐵路列車上有它的存在,它是有力助手,保障視頻通話清晰流暢……令人驚訝的是,“它”誕生于一群青年學生之手,并且形成專利閉環保護,是名副其實的“made in China”。

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在10月剛剛結束的2019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上海理工大學學生李涵團隊攜項目“微翌創新——全球最優效果運動場景影像5G實時傳輸系統開創者”奪得金獎,并在三強爭奪賽中總分位列全國第16、上海市高校第1名,實現了上海市市屬高校高教主賽道金獎零的突破。


指導老師夏鯤(左四)及李涵(左五)團隊在頒獎典禮現場


超級體驗   不斷升級的新系統

在4G時代,影像上傳帶寬僅為10兆,傳輸分辨率嚴重不足,影像傳輸時延高于100毫秒,在拍攝設備高速移動時,經常出現畫面震動,傳輸失真等諸多問題。隨著5G時代的到來,李涵團隊通過技術革新解決了以上痛點——利用5G網絡切片降低時延,多接入邊緣計算提升帶寬,全景影像實時增強穩定性避免抖動,他們整合創新這三大技術,自主研發了一套全新的影像傳輸系統。

早在2017年底,他們就參與了華為5G應用白皮書的制定,成為華為全球首批、5G創新業務供應商。交通協管、河道巡檢、大型賽事直播等,目前他們已經率先完成多個世界首次5G影像實時傳輸應用,并陸續成為三大運營商及沃達豐的5G應用供應商。

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李涵,從小就對影像技術與飛行器設計有著近乎狂熱的愛好。“最開始做這些是出于自己的熱愛,后來與華為等企業的合作也啟發我去關注市場的需求,把握這樣的需求,不斷進化我們的產品”,李涵回憶道。


李涵團隊與成果之一“5G網聯地面高速VR直播系統”


歷經挑戰  在大賽磨礪下成長

在三強爭奪賽的提問答辯環節,臺下的100位評委們輪番發問:“你認為公司目前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為主,還是商務為主?”“5G加邊緣計算在5G時代的優勢是不是并不如3G,4G那么核心?”“未來下一步公司發展的規劃是?”……一個個尖銳的問題,從不同角度考查每個細節,而李涵總能在一秒內應答如流,侃侃而談。如此的流暢之后自有它的原因:“我都不用賽前準備這一環節的‘答案’,因為在研發過程中早已遇到過這些問題,細致和堅持是我們最好的‘答案’”。

“有壓力,但不緊張也不害怕”,這是李涵參賽心情的真實寫照,2014年,他主持的項目“直升機失動力安全著陸控制系統”被立項為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5年獲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遙控滑翔機項目第一名;2016年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遙控滑翔機項目第一名;2016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航空模型項目國家級“運動健將”稱號;2018年他參與研制的“無人機VR全景實時直播系統”獲第四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從小學就開始參加各類科技比賽,在逐夢的路上,李涵卻表示:“比賽獲勝從來都不是我們的目標,因為永遠有更高的領獎臺。比賽對我們來說應該是一種檢驗,在參賽過程中,我們的項目,我們自己都得到了成長”,展望未來,李涵依然相信,堅持自主創新是最大的競爭優勢。


李涵在大賽現場


精益求精  創新創業只有進行時

比賽的成功離不開背后默默付出的諸多老師,教務處的李臣學老師在備賽期間“幾乎每天都要跟李涵見一見”,從PPT里“挑”點問題出來修改。此外他還不斷找其他老師一同提意見,在他看來,“一個老師能發現一個問題的話,一百個老師看完那就是優秀的項目了。”

此外,作為團隊成員,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得到鍛煉。“以前我總覺得創新創業離我很遙遠”,作為李涵的師弟,同樣是工科生的李翔感慨頗深:“只專注于技術的我,通過比賽也開始關注市場、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涉足了新的領域,感受到了商業的魅力,這讓我很受啟發。”而作為一個文科生,張丹陽則在學科交叉的碰撞中開啟新的探索,比賽前,為了更好呈現團隊的成果,她前后修改了幾十版路演PPT,“對我來說最難的就是呈現的內容是理工科的知識點,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樣的經歷為我的就業提供了更多思路。”

比賽結果一出,李涵及其團隊的項目照片和介紹就出現在了上理工“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廳”的展板上,供更多的師生了解學習,這也是上理工營造創新創業的諸多舉措之一。“我們學校致力于通過創新教育點燃學生的創業夢想,在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模式和孵化平臺等方面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版’,激發創新創業教育活力和動力,為師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大舞臺。”教務處副處長宇振盛說道。


研發過程中團隊成員反復調試系統


供稿:黨委宣傳部

文:董真、白一清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