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劉永:國學傳承“志于彀”

2020-11-06 2238 文: 圖: 編輯:

“我重燃了對漢字、漢語本身的熱情,重新發掘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我體會到人文學科的魅力,其中有考證的理性、有文人的浪漫、有心懷天下的壯闊、有清婉明麗的優柔。”……上過劉永老師課的學生如是說。劉永老師,歷史學碩士、文學博士,現為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學院文化素質教研部主任、講師,他熱愛詩歌,鐘情于傳統文化,從事教育工作10年來,他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和興趣愛好,一直致力于國學教育和文化傳播。今年,劉永老師榮獲由教育部主辦的“迦陵杯·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上海賽區一等獎第一名、第六屆上海市民詩歌節原創詩歌大賽三等獎。

劉永老師


詠歌:“歌詩合為事而作”

劉永熱愛中國詩歌和傳統文化,他幾乎日日寫詩,他喜歡將每日平凡且質樸的生活以詩歌的形式記錄,以詩來歌頌生活與萬物。他也會及時地將日常創作的詩歌分享給身邊的同事和學生,并因此收獲了一群忠實的粉絲。因為熱情、真誠且充滿詩意的個性特征,他成了大家眼中的“詩人”,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詠歌”。

劉永不僅喜歡寫詩,他還擅長吟誦詩歌,校園中、課堂上、下班回家路上、各種活動中……所到之處,陪伴著劉永身影的經常是他那抑揚頓挫的詩歌吟誦聲。劉永還獨創了頗具特色的微山話吟誦調,在日常教學和學生工作中,他常鼓勵學生們一起吟誦,甚至還教學生用方言來吟誦詩歌,以此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和喜愛。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的這句話是劉永一貫遵循和推崇的準則。2020年開年之際,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籠罩全國,為了致敬和祝愿奮戰在抗疫戰爭一線的工作者們,劉永積極發揮在文學創作方面的特長,與學院孫莎老師共同創作了抗疫公益歌曲《圣潔的心靈》,為抗疫英雄獻歌,這首歌后來還登上了“學習強國”平臺。

《圣潔的心靈》學習強國客戶端截圖


教學之余,劉永編輯印行了個人詩集《十年詩選(1999~2008)》《夢想和遠方》《詠歌集》,出版了《詩經選》《江南文化的詩性精神研究》《詩詞里的二十四節氣》等一系列著作。


教學:授業解惑“必志于彀”

劉永曾任上海國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周易研究會會員、同濟復興古典書院首任學術部部長,由于他多年來對國學的鐘情以及在國學教育、傳播方面的堅守,許多兄弟高校都知道上海理工大學的劉永老師在傳播國學。作為上海理工大學的國學講師,在理工院校打造國學品牌也曾受到質疑,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劉永的熱情。他開設了《中國文化導論》、《詩經》導讀、《論語》導讀等課程,吸引了眾多學生來選修和旁聽。

劉永老師課堂


“孟子說過,‘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學者亦必志于彀。’這句話說的是,羿在教別人射箭的時候,一定要讓他拉滿弓。這句話告訴我們,教書的人要努力拉滿弓,學習的人也一定要努力拉滿弓。雖然我們是理工科學校,面對的學生也主要是理工科背景,但我們在國學教育方面不能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我們要把傳統文化的精髓、把最好的知識告訴學生,其實學生是能聽懂、愿意接受的。”劉永講道。

“我當時選了劉永老師‘《詩經》與中國文化精神’這門課,期間還旁聽了‘中外文化十講’課程。劉永老師解讀《詩經》的新穎之處不僅在于教學內容的獨特性,還在于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劉老師對國學研究廣博深入,對《詩經》中透露的歷史實際和文化背景信手拈來,令人佩服。劉老師經常在課上朗讀自己撰寫的小詩,不僅讓我們了解到劉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樂于思考的人,我們還陶冶了詩情,意欲提筆作詩。”選修過劉永課程的黃琳同學說道。

充滿知識和樂趣的課堂與劉永老師終日乾乾的研究密不可分,為了上好“《詩經》導讀”這門課,劉永對《國風》160篇進行了仔細研讀,并寫下了近30萬字的注釋和講解。他開設的《詩經》導讀通識課程還被列為上海理工大學課程思政領航課程。


課余:“充實之謂美”

劉永曾擔任過七年半時間的輔導員,他在學生工作中注重把國學精神與立德樹人的理念結合起來,還創立了“國學四維度”理論,提出從身體、情感、道德、智慧等四個維度將傳統文化和教育工作聯系起來。

劉永堅信“國學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我們現在遇到的所有人生問題和困惑,古圣先賢都早已給出了答案。”他還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最好的情商教育,也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國學經典有助于心理問題自我消化、自我解決,有助于身心修養。”

雖然劉永已經離開了輔導員崗位,但他一直心系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教學之余,劉永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發起成立尚理國學社,帶領學生練習“八段錦”強健身體,舉辦詩歌誦讀、文學講座、漢服秀、詩樂會等活動,許多同學因此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通過微信、抖音、喜馬拉雅等新媒體平臺分享詩歌、優質課程以及學習感悟,吸引了許多學生家長和國學愛好者的關注。

劉永帶領學生練習“八段錦”

“在國學社舉辦的古文講壇上,同學們可以學習分享《論語》《戰國策》《左傳》等國學經典,還有古琴演奏、漢服秀等活動。我還參加過劉老師主講的古詩詞吟誦及賞析線上講座,我想我們社會正需要這種喜愛、鉆研和傳播中國文化的人才,我希望劉老師的風采可以感染到更多的人。”一位尚理國學社的社員講道。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引用孟子的話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這句話也描述著劉永老師的人生追求,他不僅希望通過學習國學經典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從而上好每一堂課,還希望通過自身努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巨大魅力,堅定文化自信。


文:張新妍

圖:王博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