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王聞婕:在科研路上“打怪升級”

2020-11-23 2196 文: 圖: 編輯: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學術論文,主持市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得國家級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一等獎、三等獎,制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大賽三等獎;以專業排名第一的成績報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學……”這位優秀簡歷的主人,就是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2017級本科生王聞婕。

“科研小白”的升級之旅

對王聞婕來說,科研經歷更像是“打怪升級”的旅途。得益于學院實施的學士導師制,王聞婕在大二時進入了導師楊杰的課題組,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科研“打怪”路。“導師是帶我入門的‘第一人’。”她坦言,“初進課題組時,導師安排我先跟著組里的學姐學習做科研必備的基礎知識,對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正是這些知識技能,像打怪路上的裝備一樣,為后期相關科研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確定課題研究方向,是在大三這一年,王聞婕開始了不斷進步升級。陌生知識領域的摸索鉆研,讓王聞婕深切感受到科研的不易,但一次次地跌倒爬起,讓她對做好科研的決心更加堅定。“多虧了導師一次次的幫助和鼓勵。導師每周固定地給我們這些本科生和組內的研究生開組會,解決大家在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指導我撰寫了3篇論文、申請了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2017級本科生王聞婕


從零開始,是科研的常態。在參加高鵬老師的一個項目時,王聞婕對自學3D建模的經歷仍記憶猶新。“記得當時高鵬老師有一個項目需要分工合作,我負責設計出一個小車的3D模型,但之前并未接觸過相關軟件。”盡管很是茫然,但經過短暫的思考后,她決定從3D建模軟件的操作開始學起。“第一周成功地建出了一個杯子模型,第二周做出了一個簡單的小車,到第三周真的就把需要的模型做出來了,甚至連自己都不敢相信。”回想起那一次的“成功升級”,王聞婕露出了笑容。這個項目讓她收獲的,是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的大獎。

“當然,在成長的過程中幫助過我的老師還有很多。在準備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時,除了高鵬老師手把手帶我們修改說明書和設計書、練習PPT演講,化機所所長豆斌林老師、專業負責人蘇文獻老師、輔導員陳紅梅老師都對我有極大的幫助。” 王聞婕談到。

“由文到工”的轉型之路

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科研“小達人”入學時的專業并不是工科,而是英語。得益于學校的重選專業制度,王聞婕順利實現了從文科生到工科生的身份轉換。“是興趣的原因影響到了我,讓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轉專業,一頭撲進了理工科的‘懷抱’。”王聞婕坦言。但“補課”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面對轉專業后需要重新學習的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普通化學等高難度課程,王聞婕以難以想象的毅力堅持了下來,在補完大一落下的課程后,她以全專業第一的成績給了之前質疑她的人一記有力的回擊。

“我還記得在大三期末的時候,專業課真的很難,什么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堆到一塊搞得人頭暈眼花。我白天的時候和舍友一起復習專業課,到了晚上還要排練啦啦操。現在回想起來,都忘了自己是怎么熬過來的,但我很感謝那時默默努力的自己。”楊倩玉就是王聞婕提到的給了她莫大支持的舍友之一。“我的舍友也很優秀,我們一起努力學習、一起做研究。另外,她是個很細心的人,總能注意到我情緒的低落,然后安慰我、鼓勵我”。

“只要認真努力去做了,困難總會一件件解決”,這是她多次提及的一句話。無論是轉專業的勇敢堅持,走科研路的百折不撓亦或是平衡學習、科研與校外活動的不懈努力,她一直秉承著努力向上的心態。


做科研,發論文,拿大獎……如果你以為“斜杠青年”的履歷就寫到這,那你可就錯了。除了積極參加各種校內外的志愿活動,王聞婕在大二就進入楊浦四平街道辦實習。近日,她還圓滿結束了第三屆進博會“小葉子”志愿者之旅,回到學校繼續按部就班地施行課題計劃。雖然已經成功保研,但她并未松懈,仍在繼續做新的課題研究,希望能為接下來的科研生涯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文:楊怡霄 唐詩泉 王聯程

圖:曹家寧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