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為孺子育英才,克勤盡力細心裁。他是同學們心中淡泊名利樂于創新的科研大牛,亦是同學們心中亦師亦友誨人不倦的親切導師,他就是材料學院機電材料與成型系主任余燈廣研究員。
行為人師——不忘初心強科研,以德立身顯擔當
余燈廣自2011年加入材料學院至今已近十年,在信息快速更迭的新時代,他深知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范圍,十年來,他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專業發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皇家學會合作交流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點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第二批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以及與都柏林和香港等地高校合作項目10余項。發表各類論文230余篇,其中SCI收錄160余篇,1%ESI高被引收錄32篇,0.1%熱點論文7篇,H-index目前為47。申請中國發明專利50余份,目前已經授權30余份。主編《Current Drug Deilivery》等SCI英文期刊2本,為70余種SCI期刊特邀審稿或仲裁。真正做到為給學生一碗水,自身要有一潭水。
課上課下,余燈廣始終是同學們心中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疫情期間,余燈廣心系團隊學生,擔心大家因為疫情影響科研進度,影響畢業就業,他努力為團隊成員們創造科研環境,提供創新指導,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真正做到疫情防控與科研創新兩手抓、兩手硬。通過團隊師生緊密合作,取得了許多可喜成績,電流體動力學新材料制備團隊的2018級本科學生常淑月在SCI一區期刊《材料與設計》(Materials & Design) 上發表“一鞘內含分裂雙芯”納米結構創新成果;海濤同學作為第一作者在期刊《材料與設計》(Materials & Design)發表一區論文“Electrospun lipid-coated medicated nanocomposites for an improved drug sustained-release profile, 162 (2019) 70-79”成為1%ESI高被引論文。
行為世范——牢記使命育英才,以仁待人顯關懷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余燈廣始終銘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全過程,切實培養黨和人民需要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2019年以來,該團隊學生發表一系列SCI期刊一區、二區成果,申請多份中國發明專利,獲得第十六屆挑戰杯國賽三等獎、市賽一等獎各1次,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材料設計邀請賽三等獎1次、第六屆上海市新材料創新創意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多次,這些都是團隊負責人余燈廣主持《基于“三位一體”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大學生工程創新能力培育持續改進》教研項目的成果。在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育中,該項目提出“從離散到系統從整體組織到突破創新”的持續提升模式。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單個實驗操作能力,通過材料表征分析,將單個實驗的知識進行系統融合。經過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整體組織和培育,很多學生都具備初步的專業創新能力。過去三年,團隊本科學生共開展過8次全國大學生創新項目的研究。2019年以來,該團隊多位學生畢業后到美國西北大學、香港科大、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南大學、大連理工等高校進一步深造。這些成果,都離不開余燈廣的耐心指導,同時也離不開團隊教師楊垚瑤、王珂、劉亞男、李曉燕、宋文良及輔導員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余燈廣不僅是助力學生在科研舞臺上發光發熱的嚴師,更是呵護同學們成長成才的慈父。作為2019級基礎學院機械類12班的班主任,余燈廣經常要往返于本部與基礎學院之間,但這并沒有成為他與學生溝通的阻礙,反而讓學生們更加愛戴這位不辭辛苦、甘于奉獻的老師。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余燈廣也致力于帶領同學們構建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班集體,讓剛剛來到學校還有些懵懂的新生們快速融入到這個充滿愛的上理大家庭。輔導員熊冕說道:“余燈廣老師,作為2019級機械大類12班新生班主任,在一年的任職期間,能夠很好地履行班主任的職責,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學生宿舍,主動關心關愛學生生活、學業,余老師將專業教授的身份優勢,充分彰顯在對大一新生學涯發展引導、專業選擇指導上,12班學生整體相較于機械大類其他班級學生,明顯知曉自身的專業選擇與學涯發展規劃,余老師通過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帶給了學生實實在在的關心與關愛,同樣還帶來了處在這一階段新生所需的專業認知教育與發展規劃指導。”學生陳遠征說道:“余燈廣老師經常自掏腰包來組織我們舉辦活動,這讓我們都非常感動,真的非常幸運能遇到余老師,不僅帶領我們認知材料知識,更讓我們找到了歸屬感。”今年,余燈廣先后榮獲“梧桐杯”第十八屆“同學們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優秀班主任”稱號。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煉成長起來的。余燈廣表示,知道為智、體道為德,很榮幸能夠成為學生認可的“筑夢人”,他將繼續堅守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努力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供稿: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