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充實、有意義,將是他們寒假生活的關鍵詞。

滬上高校已經開始陸續進入寒假。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不少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選擇留在上海、留在學校過年,這些學生們將如何度過一個特殊的寒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為每一位留校學生發放防疫物資包。
【放心:一次特殊“云家訪”】
上海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二學生王辰旭,老家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一直特別想回去,但是面臨中高風險地區的風險,最后拖了很久才做出‘留滬過年’的決定。”王辰旭說,父母很支持他的決定,覺得減少流動是比較安全的方式,聽說他留在學校也比較放心。
“不少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都是第一次留在異地過年,家長們很關心他們的近況。”為此,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寒假期間將組織開展一次特殊的“云家訪”,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讓中高風險地區無法回家過年的學生、家長、輔導員能夠“云見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經濟學大四學生高斯揚,老家是遼寧省大連市,因為屬于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他選擇留在上海過年。他告訴記者:“我爸媽特別期盼這種連線,因為平時和輔導員交流的機會也比較少,現在能更全面地了解我在上海的學習、生活情況。”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輔導員連線留校學生家長,進行“云家訪”,讓遠在家鄉的家長放心。
和父母的溝通不止于此。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學工部副部長趙靜介紹,寒假期間,學校還將開展“爸媽,我在學校挺好的”拜年短視頻拍攝活動,組織留宿學生為家鄉的父母親友,錄制一條拜年短視頻,表達感恩之情,也向父母介紹在校情況,讓父母放心、安心。
上海理工大學制定了“新春晚安”計劃,每晚統計各宿舍樓留校學生數,報平安。“據我了解,整棟宿舍樓就我一人留下來。”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研二學生李艾迪,老家在石家莊,“一開始,還覺得有點害怕,但得知每天晚上都統計各宿舍樓留校學生數,報平安,心里感覺踏實了很多。”據了解,春節七天長假,上海理工大學大約有800多人留校,整個寒假期間大約有2000多人先后留校。
【暖心:活動豐富不寂寞】
雖然,無法與家人面對面團聚,但是留滬學生們卻依舊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上海理工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岳敏楠介紹,考慮全國各地的習俗,學校將在北方的小年夜(臘月二十三)發放餐券;除夕到初六,學校食堂和清真食堂免費提供豐富的“年夜飯”套餐,并提前公布菜單。上海財經大學在除夕夜將組織留校學生包餃子、做家鄉菜、扎燈籠、編中國結、話年俗、連線親人等。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從除夕到初三為學生提供新春新年套餐,這些套餐包裝精美,有吉祥的寓意,學生可免費領取。高斯揚告訴記者,留宿學生組建了臨時黨團支部,組織大家一起溝通交流,剪窗花、貼春聯、畫年畫…………“這讓人有一種歸屬感和幸福感,我很期待。”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組建的留宿學生臨時黨支部在討論寒假活動安排。
來自河北的上海理工大學光電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苗磊,本來想回家鄉做志愿者,但是家里人說建議他不要跨省流動,盡量待在原地不動。”最終,他決定留在學校過年。“光電學院組織大家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莊院士還推薦了好多書籍,《比一千個太陽還亮》《光學原理》《戰爭與和平》《傲慢與偏見》等,我打算趁假期多看些書。”苗磊表示,他報名參加了光電慈善義工隊,學校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當志愿者。
【貼心:后勤保障不缺位】
決定留滬過年后,不少學生為自己安排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生活。

上海理工光電學院組織留校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
高斯揚的安排可謂“三線作戰”。面臨本科畢業的他,要在寒假期間完成畢業論文。“在此之前,我已經和導師溝通了十多次,寒假里需要重新整理和修改。”已經通過了研究生考試的他,還要準備開學后的面試。同時,他還在一家公司財務崗位上實習,“實習是接觸社會的好機會,我想認真體驗這一經歷。”
同樣臨近畢業的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會展與旅游學院會展系大四學生張雨薇,老家是河北石家莊 ,寒假里她準備開始著手畢業論文調研、查找論文資料。“學校圖書館開放特別好,寫論文時需要查資料,這真是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為留校學生送春節套餐。
為了豐富留校學生的生活,上理工組建了寒假志愿者隊伍,設置了勤工助學崗位,一方面協助實驗室管理、后勤服務等;另一方面在過程中開展勞動教育。比如說,查體溫的崗位、實驗室登記崗位、協助后勤收拾餐具、打掃衛生、超市等勤工助學崗位。
鍛煉身體,成為留校學生的必修課。來自河北石家莊的王辰旭是上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二學生,他告訴記者,除了去圖書館看書學習,他每天還計劃打打籃球、跑跑步。據悉,學校體育館在假期內依舊開放,需要提前預約,有人數限制,進去要測量體溫和手消毒,運動時場地間隔,以保證在場運動的人有社交距離。“這些措施讓人感到既方便又安心。”王辰旭說。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李蕾
原文鏈接: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33467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