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語學院日語系教師郭麗應上海外語頻道(ICS)《中日新視界》節目組邀請,參加了《漫話詩詞》欄目的錄制。
《中日新視界》是中國唯一的一檔電視臺自制日語節目,每周日晚7點30分播出,為在滬生活、工作、旅游的日籍人士解讀城中熱事,全面呈現上海的最新發展和變化,是集新聞、服務信息、生活資訊于一體的綜合專題節目。
《漫話詩詞》系《中日新視界》節目中的一個板塊,由ICS與日本NHK電視臺聯合制作,其宗旨是以日語為媒介,傳播中國文化,向中日觀眾普及中國詩詞的創作背景、名句賞析等。節目不僅在中國播放,而且還用于日本詩吟學院和部分初中的漢詩視頻教學。由于內容精彩,形式新穎,寓教于樂的小劇場表演以及中日雙語的專業吟誦都頗有趣味,受到廣泛好評。經《人民日報》轉載后,單集點擊量突破100萬。
郭麗本期錄制的詩詞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代表作《送柴侍御》。首先,郭麗用日語介紹了詩人王昌齡以及該詩的創作背景,并闡釋了詩詞的內容和含義。接著,上海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曹可凡與日本詩吟學院專務理事原島岳庸分別用中文和日語吟誦了該詩。最后,郭麗一人分飾兩角色,生動地演繹了青年王昌齡與其母親之間關于入仕做官的一段精彩對話。
該詩在中日兩國都家喻戶曉,不僅是由于其創作背景與詩詞中洋溢的真摯友情令人動容,更是因為它反映了新冠疫情以來中日兩國的守望相助與共克時艱。尤其是詩歌的第三、四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有“天各一方”卻“情同一心”之意,這兩句詩被引用到本次新冠疫情中日本舞鶴市給中國大連捐贈的防疫物資上,它代表著:盡管兩國相隔萬水千山,當一方有難,另一方必定鼎力相助,象征著堅固的中日友誼。而日本出現疫情之后,中國銘記和珍惜這份友情,“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回贈了大量防疫抗疫物資,所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首詩不僅傳播了中國優秀傳統詩詞文化,更反映了中日兩國在面臨大災大難時攜手互助的真摯情義,象征著中日兩國的友好與合作。
節目于2021年1月31晚上7點30分在ICS《中日新視界》中播出,次日在上海電視臺官方APP《看看新聞》和欄目官方微信《ICS中日新視界》同步上線,僅一天時間就點擊量破萬,提升了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的社會知名度。
來源:上海電視臺-ICS欄目
原文鏈接:http://www.kankanews.com/a/2021-02-01/001965047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