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李祥永:做有高度、有溫度、有深度的耕耘者

2021-03-30 1763 文: 圖: 編輯:

【人物小傳:李祥永,中共黨員,副教授,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輔導員。曾獲2020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2020年度上海理工大學十大好人好事,多次獲評學校優秀輔導員、就業工作先進個人、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多次獲得學校輔導員優秀征文一等獎和優秀工作案例一等獎。曾主持上海市級黨建課題6項,發表CSSCI論文5篇,所帶學生多次獲國家級、省級、校級比賽獎勵。】


李祥永老師在校園里


“學生在輔導員的心目中有多重,輔導員在學生心目中就有多重。”這是李祥永20年輔導員工作生涯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作為大學生“拔節孕穗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他用信仰、用真誠、用執著陪伴每一位學生成長成才,成為他們生命中溫暖的存在。


做學生思想領路人:創新工作思路,筑牢思想基礎

“中美貿易戰是不是一場持久戰?”“如何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處理與導師之間的關系?”“如何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這些有趣且“混搭”的討論話題出現在能動學院黨建品牌項目——馬克思主義讀書會的現場。

對于輔導員來說,要抓好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最核心的是能在思想上引領學生。經過近20年的創新和探索,李祥永總結出一套“體系化”的“說服學生”的工作方法。讀書會上,他通過教師導讀、學生討論等方式與學生共同研讀《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經典著作,引導大家使用其中的方法論討論時事熱點問題、解決生活難題,并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挖掘能動學科發展史、行業發展史中的黨史故事,利用思政教育“第二課堂”將一個個看似難懂的理論落地。


李祥永帶領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讀書會


“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不應該是單向的灌輸說教,而應該是雙向互動。”李祥永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將創新思維融入每一堂思政課、每一次學生談話、每一場學生活動,努力把輔導員“想說的”和大學生“想聽的”相融合;將抽象的理論性知識轉化為趣味性的生活話語;將“說教”變“說理”、將“枯燥”變“有趣”。


做學生成才助力者:厚植愛生情懷,大愛呵護成長

“時代和網絡工具的發展擴展了輔導員工作內容的外延,但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所關注的核心問題和根本需求是不變的。”李祥永說道。在課堂、實驗室、宿舍、食堂,在對校園每處觀察中,在與學生每次對話中傾聽、感受、判斷學生思想特點、發展需求。


李祥永與學生溝通交流


李祥永先后在機械學院、版藝學院、能動學院擔任輔導員,所帶學生從文科生到理科生,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盡管時代在變、對象在變,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變,但始終不變的是他“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初心。2020年年初突發疫情,身處沂蒙山區老家的李祥永,為了精準摸排所帶500多名研究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他每天都要跑十幾分鐘,爬上一座500米小山的山頂,尋找大山深處的微弱信號,然后在零下十來度的寒風中工作四、五個小時和學生進行電話和網絡聯系,用一封封特別的“家書”穩定同學們疫情中的緊張情緒。

曾在2008年因所帶專業缺乏就業市場,李祥永連續四年前往長三角、珠三角的各個角落,走遍行業各大展覽會場,收集企業信息并為學生聯系對口崗位,努力打破這一專業的就業困境。相似的情形再次上演,2020年疫情給就業工作帶來巨大壓力,李祥永一方面與同學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談心談話,并通過自己多年積累的就業資源進行聯絡,為每個學生至少推薦2到3個應聘機會,最終實現270名研究生中268名實現就業,簽約率99.24%。


做偉大事業護航員:牢記初心使命,成為標桿走在前列

在完成日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事務性工作處理的同時,李祥永還擔任了上海市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與指導體系建設生涯工作室主持人和校內多門課程的主講老師。“信仰來源于對理論知識的扎實理解和對科學工作方法的掌握,忙碌的事務性工作不能成為疏于學習專業知識的理由。”李祥永在擔任輔導員期間獲得了博士學位,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學習并堅持進行學術寫作。“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從來都不是‘兩張皮’,將學生管理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并上升到學理高度,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指導實踐工作,才能在反思中不斷進步完善。”李祥永說道。


李祥永獲2019年度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黨建研究課題優秀成果三等獎


同時,他也將這樣的價值觀念傳遞給所帶的研究生:“要結合學科特點將個人的理想同專業學科發展、國家發展相統一,自覺將個人理想同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相結合。”一年來,李祥永所帶學生獲國家級獎34項,發表SCI論文15篇,A類論文98篇,專利發明240項,并獲研究生工作部2019年度研究生科創活動優秀組織獎。


為學生開展就業指導課程


圍繞“情感共鳴、理性認知、價值追求”的三重目標,李祥永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平臺,積極動員學生進行暑期“知行杯”社會實踐,參加進博會志愿者、垃圾分類志愿者活動,讓青年學子在實踐中進一步理解思政課程內容,自覺將教育內容內化于心;為畢業生們設計“導師寄語”“最后一次黨課”等系列離校教育活動,喚起他們的初心夢想,引導他們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國家建設的宏偉藍圖相結合,擔負起時代新人的使命職責。


供稿:新聞中心

文:穆昊宇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