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是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
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開幕,這里是李書城、李漢俊兄弟的住宅。
俄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中國的先進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把它與中國正在發展的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他們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講解革命道理,組織工人進行斗爭。在這個基礎上,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黨的早期組織,這些地方分別是上海、北京、武漢、長沙、廣州、濟南。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國的中國共產主義者也成立了這樣的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則稱共產黨小組或支部,由于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后來統稱它們為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后,積極開展工作,推動了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已經成熟。
1921年6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通知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代表到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次全國代表大會。7月下旬,除旅法小組因路途遙遠未能派代表外,其他各地代表陸續抵達上海。由于當時革命活動處于秘密狀態,所以,參加會議的外地代表,統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學暑假旅行團的名義臨時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內。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參會人員共有13位黨內人士,分別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的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包惠僧。共產國際派馬林(荷蘭人)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克爾斯基(俄國人)出席了會議。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后共開了7次會議,各地代表在黨的性質、綱領和組織原則等主要問題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見。
1921年7月30日晚,舉行第六次會議時,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闖進了會場,當詢問他時,他答稱走錯了地方。其實這個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個暗探。他的行動引起了與會人員的警覺。會議立即中斷,代表們迅速分頭離開。十幾分鐘后,法國巡捕趕來,包圍并搜查了會場,但一無所獲。
提到一大,我們尤其要提到的一大中唯一的一位女性王會悟,她是李達的夫人,一大會址,也是她幾經選擇定的,王會悟一直為一大做后勤保障工作,第六次會議因變故緊急休會后,這位“中共一大奇女子”又獻計改址嘉興南湖,親自做向導,從上海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再從獅子匯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島,最后轉登預訂的游船,并在游船中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船上,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莊嚴誕生。王會悟以其智慧和勇氣,確保了一大的順利召開和圓滿結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出了特殊貢獻。

黨的一大通過的黨綱主要內容有: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黨的組織方面的規定為,在全黨建立統一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地方組織必須接受中央的監督和指導等。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無產階級因此有了戰斗的司令部,中國的勞苦大眾從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國的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繼續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頗具老上海風情的石庫門建筑,磚木結構、清水外墻,讓中共一大會址為周圍時尚潮流的新天地商圈賦予了濃厚而獨特的韻味。
100年前,中國革命的火種在此點燃,從此照亮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前程與夢想。
政黨的誕生往往與時代變遷密切相關,一幅《時局圖》不禁讓人回想起那個時代深重的民族危機。1921年7月23日,13位有志之士相聚在這座石庫門民居,從此無數仁人志士投身時代的滾滾洪流。上海興業路、南湖“紅船”,兩處初心之地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艱難。“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黨的初心,就在這風雨飄搖中浴血鑄就。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份答卷也默默回應著黨誕生初期的那份希冀與信念、責任與擔當。“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歲月沉浮,無數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筑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在與新冠肺炎病毒的殊死較量中,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高高飄揚,為廣大群眾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也參加了社區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目睹了基層黨員干部們的堅守與篤行,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在這座充滿紅色烙印的城市,繼續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來源:中國婦女報 記者:丁秀偉、胡心蕾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543631588691581491&item_id=454363158869158149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