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結合自身專業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暑假期間,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學生們組成一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以“長三角地區垂直軸風力機發展及民眾了解度”為主題,通過調研了解雙碳目標在風力機行業的發展和體現。
該團隊的成員主要由上理能動學院師姐工作室的學生干部們組成。據隊員們介紹,垂直軸風力機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比較陌生,但因其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噪聲小、安裝與維護費用低等特點,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關注。大量研究證明了垂直軸風力機在分布式能源、風光水互補能源系統及綠色建筑等行業中的適用性,其推廣普及將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對垂直軸風力機的民眾認知與接受度、現存問題與解決方案進行調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以垂直軸風力機的普及推廣為調研目標,調研了長三角地區民眾對垂直軸風力機的認知與接受程度;還前往上海電氣風電集團、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與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進行參觀采訪和實地調研,了解垂直軸風力機的整機裝配流程、葉片的實際生產過程,總結了目前垂直軸風力機發展推廣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在上海電氣風電集團,隊員們受到了集團輪轂部門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


在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合影
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隊員們了解到,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海上風電整機商。調研中,隊員們還對垂直軸風力機在集團的商用情況、垂直軸和水平軸風力機各自的特點、風力發電中民眾較為關心的噪音問題有無良好解決方案,以及限制垂直軸風力機發展的原因等問題進行了了解。在回答了隊員們的問題后,工作人員表示,在長三角能源結構優化向縱深發展的背景下,他們對垂直軸風力機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大規模商用只是時間問題。


采訪手稿
受疫情影響,實踐團隊將原本定于前往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的線下采訪改為線上形式。中復連眾復合材料公司的王老師首先向隊員們簡要介紹了的公司的基本情況,并就風力發電機葉片,葉根的設計、制造、結構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講解。這讓隊員們了解到葉片是風力發電機組最關鍵的構件之一,葉片的設計和制造對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效率、運行安全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螺紋件預埋方式在葉片葉根結構設計上的應用可以避免對葉片結構層的加工損傷;葉片材料、設計和制造質量水平也十分重要,被視為風電系統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水平的代表。


隊員們通過視頻與電話進行學習
王老師耐心、詳細的介紹讓隊員們感到受益匪淺。雖然因為疫情原因,實地采訪未能成行,但通過王老師的講解,隊員們得以全面了解風電的生產組織管理及生產過程、基本的生產實際知識,拓寬了知識面。
在位于南匯新城鎮的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考察調研期間,隊員們則是在現場近距離地領略到了風力發電的魅力。在觀察小型風力機的運作時,隊員們發現了軸風力機應對海風風向多變的優勢;而在驅車前往洋山港的途中,隊員們還看到了3MW的大型海上風力機,對于風力機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和認識。


隊員們調研小型風力發電機
從零起步,自主創新,在東海大橋風電場項目之前,中國的海上風電基本是一張白紙。東海大橋風電場既是中國海上風電的起跑線,也是中國海上追風的第一座高峰。這個號稱亞洲首個大型海上風電場的建成,填補了我國海上風電的空白,我國從此躋身大功率風電機組裝備及海上承載平臺制造、安裝的世界先進行列。同時,這個項目也引領中國的海上風電建設進入了加速跑時代。當深入了解了這些信息后,隊員們感慨萬千。
除了走訪調研,團隊隊員們還在線發放了大量問卷。問卷結果顯示,民眾對于新能源產業特別是風力發電持積極友好的態度,然而,大家對垂直軸風力機的認知水平不高,大多數人不了解或沒見過垂直軸風力機,且認為城市中不宜發展風力發電,垂直軸風力機在任意風向均可發電且噪聲小的優點鮮為人知。
為此,團隊成員們紛紛獻計獻策,為垂直軸風力機的推廣發展給出了對策和建議。通過一系列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調研活動,隊員們不僅獲得了本專業國內生產、科技發展現狀的最新信息,還激發了自身實踐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大家紛紛表示,要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專業課學習和將從事的技術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來源:第一教育 記者:臧鶯
原文鏈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7152139_30593_dyjy.html?app=1&sourc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