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普通跳繩在她手中花樣不停,仿佛被施加了魔力;二畝枸杞田里藏著她的“養生秘籍”,也串聯起了自己的專業興趣;三年時光學習志愿兩不誤,穩扎穩打“通關升級”。一、二、三……這位活力少女的青春舞曲在漸次奏響,她就是來自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信息工程專業2019級的張佳樂。“動”可賽場揮灑汗水,“靜”可前排聽講踏實學習,張佳樂是奔跑在路上的運動達人,也是沉靜自謙的求學者。

與跳繩的“不解之緣”
“跳繩讓我收獲了自由的感覺,握住繩柄的瞬間就好像握住了全世界!”張佳樂目光炯炯,聊起了她與跳繩的“不解之緣”:從小就喜歡跳繩、中學時期帶領班級在跳繩比賽中獲勝……跳繩在她的記憶中總與快樂和友誼相連。進入大學,遇見許多“繩友”,張佳樂萌發了創辦跳繩社的念頭:“那些熱愛跳繩、想學跳繩的同學需要一個聚集的地方。”

在今年5月開始的第二屆中國大學生線上智能挑戰賽中,她和老師號召同學們積極參與,比賽進行期間,張佳樂活躍在各學院的打卡群中,負責每天的提醒、答疑。當時有一位外校的同學誤入群聊,對一個校園跳繩打卡群竟能達到500人滿員的規模感到驚訝,張佳樂驕傲地說:“我們學校還有3個這樣的群呢!”最終,全校有一千多位同學完成比賽,取得了段位制速度耐力等級排位賽第一名、100萬次單搖第6名,為學校爭得了榮譽,校園體育運動的氛圍也越發濃烈。
對張佳樂而言,跳繩不僅僅是與自己的對話,更讓她收獲友誼、感受合作的力量。社團采用“以老帶新”模式,按需求、能力培養和組織練習。“很多同學之前不知道跳繩有這么多門道,當他們發現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姿勢卻怎么也跳不對的時候,興趣反而被激發了出來。”
不少同學在參與跳繩之初還有較大的困難,在大家的幫助和鼓勵下,慢慢堅持跳繩“打卡”,身體健康指數也提高了。這樣的轉變讓張佳樂看在眼里、喜在心中:“看到大家在跳繩運動中收獲健康和快樂,就是我最大的滿足。希望跳繩社團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越辦越好,能讓更多同學熱愛體育、參與體育。”

“慢烹細品”式研學漸入佳境
對運動養生的熱愛和專業學習如何融合?作為不折不扣的運動系“養生少女”,張佳樂有自己的心得。枸杞泡茶益處多,但枸杞是如何培育、生長的?什么影響著枸杞的品質呢?這便要到她的專業領域去研究了,在暑期實踐中,她深入枸杞原產地,與小組成員仔細調研,這次旅程讓她喜出望外:“藥食兩用的枸杞在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我們使用醫藥學、信息管理等專業知識,從選種、培育到加工出廠的整個過程對枸杞進行調研。與興趣聯結起來,就能發現專業的真正魅力。”

參觀寧夏枸杞博物館
今年已經是張佳樂在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習的第三年,當初面對專業分流的選擇時,她也曾感到迷茫。在與輔導員嚴瑾老師交流后,她對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有了基本的了解,“越學越深入,慢慢地真正喜歡上這個專業。醫學信息工程和體育運動有互通之處,都與健康息息相關,‘健康第一’的觀念深植師生心中。”
上課時,經常能看到張佳樂在前排聽課的身影,在她看來,坐在前排也是對自我的一種督促,全神貫注聽講的過程中,和老師的互動最直接,對知識點的吸收轉化也格外高效。“課堂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考后總結思過,遇到問題及時解決,這是我們學習應有的態度。”
專業排名班級前列、在第二學年被評為校優秀學生,并連續兩年獲優秀團員稱號……榮譽不僅僅是對她付出的一種肯定,更見證著她在求學路上從未停歇的自我超越。

參加枸杞產業博覽會
執著信仰的“志愿少女”
上海理工大學垃圾分類志愿活動中的垃圾分類監督員、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普查員、楊浦區無償獻血宣傳志愿服務宣傳員、上海市徒步嘉年華志愿服務引導員……一學年的志愿服務時長累計超過200小時。“做志愿者真的讓我收獲了很多,無論是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還是更寧靜平和的自己。”
擔任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員時,她每天早出晚歸,上門還時常遭到拒絕,屢屢被居民誤會是騙子。但她在挫敗中更生勇氣,不斷與居民溝通協商。“每次都要在樓道里大喊一聲:‘我們來人口普查了!’”類似的經歷讓她收獲了與人溝通的技巧和耐心,也讓她服務社會的初心更加堅定。
“小時候看到和聽說的是身邊的黨員故事,長大后通過深入學習黨史、上黨課等,讓我真的想要去加入共產黨,更好地服務社會。” 大一剛入學,她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通過自身不斷努力成為第一批入黨積極分子。出生在黨員家庭的她從小耳濡目染,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反省自己,練就了她如今待人處世的風格。好友張熙林感慨道:“我們因為共同的愛好相識,她身上那種積極進取、熱烈開朗的個性真實地影響到了我,帶動我一起向上,不斷挑戰自我。”
“不負韶華,不留遺憾”,張佳樂用一句話表達了對自己未來的期許,熱烈勇敢、無懼困難,就是她對青春的獨特詮釋。

文:張凡非、吳茜玥
封面圖:石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