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上海理工大學基礎學院大一學生羅子航完成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他拿著從爺爺奶奶手中接過的老照片把家鄉的著名景點轉了個遍,并拍下了今昔對比圖,“在這里生活了18年,從來沒這么仔細地了解過自己的家鄉,有些變化連我爺爺奶奶都感到驚訝,感覺春節跟家人更有話題聊了。”

尋訪、體驗,感受歷史人文
羅子航所說的“寒假作業”是指上海理工大學基礎學院攜手該校黨委宣傳部、校招生辦公室共同策劃的“搭乘紅色時光機 描寫中華新盛景”新生寒假紅色行系列活動,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尋訪員——追尋紅色代表人物”“體驗員——感受傳統民俗文化”“記錄員——記載家鄉變遷”“宣講員——傳揚新時代上理精神”四個任務,以活潑有趣的方式深入學習“四史”,做新時代的優秀青年。

為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生力量,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上海理工大學組建尋訪隊伍,呼吁青年們回到家鄉追尋革命足跡。在尋訪紅色人物的過程中,同學們仿佛親歷了那段艱苦歲月,心中的血液沸騰,渾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智能化制造6班鄧精濤同學說道:“此次我尋訪了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的故居。當看到她給兒子留下的遺言時,我不禁潸然淚下。在那個特殊年代,先國后家、為國效忠的義士不計其數。但他們在家里也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沒有了他們,又何談現在?”
作為體驗員,則是要感受傳統民俗文化,體驗員活動便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中國傳統美育觀,了解傳統文化,加強文化自信。智能化制造36班的易暢同學說道:“春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形式,通過與書法的近距離接觸,不僅讓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年味,更讓我感悟到了藝術的魅力。”
另外,還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回家過年,但在學校里也同樣感受到了春節的喜悅,“雖然沒有回家過年,但學校的過年氣息讓我感到十分親切,在校史館與學校大門前舉著對聯與同學們合影,也是非常難忘的經歷。”

記錄、宣講,發現家鄉變遷
“在這個假期里,我回到了我的家鄉——上海新場古鎮。從前這里的居民喝的是河浜水,住的是草平房。現在新場鎮道路寬敞,居民生活越來越好,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看到新場鎮巨大的變化和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我既見證了它的過去,又看到了它繁榮的現在。”沈天宇同學這樣感慨道。作為一名“記錄員”,同學們探訪家鄉,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鄉,也讓更多的同學發現家鄉那些不為人所注意的變化。
“2021年是劉湛恩老校長誕辰125周年,他致力于校務革新,通過一系列舉措,將滬江從‘在中國的大學’變成‘中國的大學’,為近代高等教育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山東省新泰市第一高中,劉玉涵同學作為宣講員站在講臺上,向臺下的學弟學妹們介紹上海理工大學的百年歷史以及學校的文化特色等。

“為了這場宣講,我跑了好多趟校史館和劉湛恩烈士故居,查閱歷史資料,了解學校發展,并在PPT里著重介紹了學校的專業、校園景色以及創新創業項目。時間剛剛好,學弟學妹們積極配合,總體宣講效果還是不錯的。宣講當天,學弟學妹們剛考完期末考試,第二天放假便有學弟學妹找我問一些問題。能幫助他們,我覺得挺有成就感。這次給他們宣講,不僅介紹了我的大學,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歷練和成長,我希望更多的學弟學妹能考到這所優秀的學校,感受上理的無窮魅力。”劉玉涵談道。
學校方面表示,此次寒假紅色行,同學們通過“四個任務”,展現上理學子風貌,承襲新時代上理精神,共同譜寫了2021級新生眼中的盛世篇章。
來源:學習強國 記者:劉晶晶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334437918045025997&source=share&pid=40517359590113040&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reco_id=1019d67d57bcc0a822c6000t&share_to=wx_single&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100&item_id=13334437918045025997&ref_read_id=ba63ee6d-9152-47d8-9ee7-71cb3ff2a91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