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徐曉臻:在更大的舞臺發出中國青年的聲音

2022-03-28 3082 文: 圖: 編輯:

【人物小傳】徐曉臻,中共黨員,環境與建筑學院2022屆研究生,師從黃蓓佳教授,研究方向為環境管理與政策、全生命周期評價、循環經濟、可再生能源等。她很早就開始關注全球環境治理和環境外交,同時也關注教育普惠、社會平等、難民等國際議題。2021年,徐曉臻成為我校第一位獲評復旦大學“榮昶學者”全球治理人才榮譽稱號的學生;2022年,她順利通過聯合國官方的選拔考核,畢業后將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環境事務崗位實習任職。


3月份的這一輪疫情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尤其是對于處于畢業班的大學生,正是找工作、面試、實習的關鍵階段,現在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很多人免不了焦慮、煩躁。對于同樣即將面臨畢業的徐曉臻同學來說,也同樣有些許焦慮,這種焦慮一方面源自緊張準備的畢業答辯,更源于對未來工作環境和各種挑戰的未知,不過她已經準備好從小世界走向更大的世界、登上更大的舞臺,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大學生、知道并了解上海理工大學。


腳踏實地耕耘“環境夢”

2017年,徐曉臻作為青年代表參加了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2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那里她第一次切身感受到面對氣候變化時人類的脆弱。“當第一次聽到‘氣候難民’這個詞的時候我很震驚,對于生長在中國的年輕一代,很難想象世界上會有人因為‘氣候變化’這種看似無形的影響而被迫流離失所、離開自己的家園成為難民,而這種事情的確正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發生。”徐曉臻說道。就這樣,“面對全球危機,不想再做一個旁觀者”的使命感激發了她加入國際組織投身全球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愿景,也讓她更加明確了未來從事環境管理與政策、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方向。


環建學院研究生 徐曉臻


于是,徐曉臻在讀研時選擇了環境科學專業,師從黃蓓佳教授繼續深入環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在讀期間,她扎實學習環境專業課程(學習成績均分90),腳踏實地開展學術研究,成果發表在在Cell Press環境科學旗艦期刊One Earth、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國際期刊。此外,她還作為主要作者之一參與了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EU-JRC)中歐循環經濟多邊合作報告,以及“全生命周期視角下太陽能光伏可持續發展機制”、“海綿城市建設碳排放綜合評估”等多項國家和地方性課題研究。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的“雙碳”戰略(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作為應對氣候危機、改善人類福祉、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賦予了青年一代更多的期望與責任,也更加堅定了她的“環境夢”。


國際勝任力的培養與提升

“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應當志存高遠,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中國乃至世界可持續發展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們青年人想要肩負起投身全球治理的責任和使命,就必須要躋身國際舞臺來實踐鍛煉、開闊眼界、提高自己的國際勝任力”。秉持這樣的理念,徐曉臻在提升自己環境專業學術能力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國際事務和多邊治理場合,不斷積累公共事務、政治、國際合作等知識和經驗。本科期間,徐曉臻曾作為青年代表參加了由香港大學舉辦的“未來城市高峰論壇”、由同濟大學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舉行的“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Hackathon挑戰賽”等。在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青年環境教育和氣候行動議題討論的過程中,她深切感受到“無論國籍、職業、年齡、性別,大家都團結一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努力著”的雄心,以及中國在全球氣候行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突出貢獻與大國擔當,這讓她身為中國人而自豪,也備受鼓舞!

2021年,經過多年積累和扎實努力,徐曉臻通過了項目委員會材料篩選、筆試和面試的“重重關卡”,最終成為復旦大學“榮昶學者”的一員。“復旦大學榮昶學者全球治理人才培養項目”由復旦大學和上海榮昶公益基金會聯合設立,每年在上海市和長三角其他知名高校選拔30到40名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且樂于代表中國長期投身全球治理的優秀學生。項目通過提供專項支持以培養從事全球治理的中國籍國際公務員,激勵優秀學生赴國際組織學習、實踐、任職。

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事業是徐曉臻一直以來追求的職業理想,不過國際組織正式職位大多需要至少兩年以上的相關全職工作經驗,因此對于作為應屆畢業生的她來說,國際組織實習就成為了能夠深入全球治理、積累國際事務實踐經驗的寶貴機會。徐曉臻先是在聯合國招聘官網投遞申請,然后收集分析相關資料、精心準備應聘素材、積極面對層層選拔和考核,最終在眾多全球應聘者中脫穎而出,于今年初獲得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環境事務崗位的實習任職錄取。


徐曉臻在聯合國駐華代表處


任重而道遠,在國際舞臺上發好中國聲音

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議題,未來徐曉臻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實踐和研究經驗,以中國文化的傳播者、環境外交與治理的踐行者的角色,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構建美好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

徐曉臻查閱研究資料


徐曉臻曾經的老師、目前負責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工作的馮磊近期專門研究過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問題。她表示,教育部發布的《關于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國際組織實習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快培養、推送高校畢業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有助于擴大到國際組織工作的后備人才隊伍、提升我國在國際組織的人員規模,對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實現畢業生更寬領域和更高質量就業也有重要意義。教育部的這個通知下發后,學校也更加關注國際組織后備人才的培養,很多職能部門做了積極努力。像去年11月學校國交處就聯合研工部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素養培訓班。今后我們會聯合相關部門做好更加深入、精準的培訓和引導。徐曉臻只是開了個好頭,期待后續有更多有志于代表中國投身全球治理的青年加入。


供稿:稿件素材由徐曉臻本人提供,新聞中心編輯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