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大學第一座大建筑,取名“思晏堂”以紀念美國浸會來上海傳道的開拓者晏馬太博士(Dr. Matthew T. Yates)。1907年墊高地基,1908年舉行奠基禮并于年底竣工。
思晏堂為磚木結構,學院哥特式建筑風格。長方形平面,清水紅磚砌筑,雙坡紅瓦屋面,南向的門廊用組合柱式,東面入口有拱形門洞。建筑立面上的雙聯尖券、山墻玫瑰窗、突出屋面的尖塔以及外墻的扶壁均帶有明顯的哥特式特征。而南立面組合柱式門廊和露臺則表現出上海近代西式建筑所常有的折衷傾向。
1956年遭龍卷風破壞嚴重,1957年修繕。建筑頂部已非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