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臺上,他是生動演繹老校長劉湛恩的青年演員;在軍營中,他是表現卓越的“四有優秀軍人”;在賽場上,他是拼盡全力、永不服輸的運動員。他就是校優秀畢業生、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鄧峰。

鄧峰
參演大師劇 種下了一粒“種子”
“與其偷生,不如為國而死!”當在大師劇《劉湛恩》中飾演老校長的鄧峰站在舞臺上,目光堅定、慷慨激昂地說出這段話時,臺下頓時掌聲雷動,這也是讓鄧峰最受震撼的一幕戲。他回憶說:“這是戲劇沖突最為激烈的一場,那時正值淞滬會戰,敵軍炮火襲來,劉湛恩雖不是軍人,仍然選擇堅守崗位,舍小家為民族大義而戰,令人動容。”
作為工科生,鄧峰參演大師劇《劉湛恩》是個偶然,大一時他了解到大師劇正在籌備,抱著嘗試的心態通過了面試并獲得參演資格。兩年時間里雖只公演過兩輪,背后卻是無數個排練的夜晚:晚上六點到十一點是雷打不動的排練時間,為了把稿子背熟,他甚至吃飯的時候都在默念著臺詞;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他反復品讀劇本,細細推敲細小的動作和神情,努力將老校長劉湛恩的故事和精神更好地呈現給觀眾。

鄧峰參演大師劇《劉湛恩》
為了讓自己更加沉浸于角色,每次排練開始前鄧峰都會花幾分鐘時間來揣摩心境。“入戲”不僅是他作為演員在業務上的要求,也是他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在大學生涯的更高追求。“大師劇給了我很大的精神鼓舞,湛恩精神也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擔負社會責任,我們青年大學生大有可為。”
迷彩綠澆灌 讓“種子”蓬勃生長
2020年,鄧峰攜筆從戎,來到軍營這座“大熔爐”里磨礪自我。他所在部隊為防化噴火兵,每天需攜帶12.5公斤重的火器,全身裝備加起來有20多公斤,對身體素質和精神意志都是很大的挑戰。
“印象最深的是去內蒙古駐扎,那時我們從廣東汕頭出發乘坐綠皮火車抵達內蒙古,氣溫從南國溫暖的30攝氏度驟降到北部邊陲的零度以下,令人難以適應。再加上暴風雪和沙塵暴這樣極端的氣候環境,連正常走動都非常困難。”而鄧峰憑著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堅韌的意志出色完成了這次任務。

選擇攜筆從戎
參軍經歷讓鄧峰對劉湛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訓練之后的夜晚,他總會想起劉湛恩將熱血拋灑國土的堅定,瞬間覺得充滿力量。“我們所做的事情同樣有意義,我經常反復告訴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斗志昂揚、勇往直前。”
在迷彩綠的澆灌下,鄧峰內心的信念“種子”蓬勃生長,他在集團軍考核檢驗中成績優秀,獲得了“四有優秀軍人”獎章。
反差之下 彰顯青春的張力
在校橄欖球隊效力,和球隊一起參加比賽獲得全國亞軍;在2019上海市大學生田徑比賽中獲得400米第一名……運動場上,鄧峰也是耀眼的存在。“無論是對體育運動還是學習,都習慣了全力以赴。”

作為校橄欖球隊主力,與隊友一起拿下全國亞軍
內里是在軍營淬煉過的執著和頑強,神情平和、話語溫和卻是鄧峰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他的座右銘“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微妙的反差描繪出更立體的人物畫像:“每個人都應該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也同時應該成為一個溫柔細膩的人。”
因為扮演過老校長劉湛恩,他大學生藝術團的同學們依舊會開玩笑地喊他“校長”,他也一直在生活中默默地踐行著湛恩精神:在部隊跑步考核時,寧愿影響自己的成績也要停下來攙扶摔倒的戰友;遇到同學們的求助,他也總是也先熱情答應下來。

鄧峰
臨近畢業,鄧峰選擇警察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用另一種方式奉獻自己、服務社會。“在成長過程中,也走過一些彎路,還是希望學弟學妹們珍惜大學時光,多嘗試多努力,趁早進行職業規劃,找到自己熱愛的道路。”作為行將畢業的學長,他寫下了這樣的寄語。
供稿:新聞中心
文:李卉云 陳湯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