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上理人物

【黨員先鋒】文賢:從“優秀義務兵”到交大博士生,他以“迷彩綠”“黨員紅”繪出最美青春

2023-09-01 1989 文: 圖: 編輯:

進入大學的第二年,他就在身邊優秀退伍學生不服輸、敢拼搏精神的感染下攜筆從戎、投身國防;退伍后把拼搏的勁頭帶回課堂,并以專業第一的成績和40余項榮譽獲得免試直升資格,升入本校數學專業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讀研期間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和創新競賽,培養了自己扎實的研究功底和創新能力,今年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研究生。他就是上海理工大學理學院2014級本科生、2020級碩士研究生,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文賢。

弘揚軍人精神 并不止奉獻于沙場

說起當年參軍入伍這件事,文賢坦言理學院有個“班長現象”:“我們學院那時負責國防教育專項工作的輔導員是袁貴彬老師,他很注重發揮學生骨干的帶頭示范作用,在他的宣傳動員下,我前一屆以及同屆好幾個班的班長都去參軍了。我們2014級數學班班長是我室友,當時我們寢室4個人都去參加了征兵體檢,最終我和另一位室友在說服家人后成功入伍,退伍回來后我自己也成了班級副班長。”

文賢榮登解放軍報“我給軍旗敬個禮”——慶祝建軍95周年主題海報

2015年9月,文賢來到東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開啟了軍旅生涯。兩年的部隊生活很艱難,也是他人生中最難忘卻的寶藏。在部隊有一種說法,叫做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四鐵”過硬部隊,在訓練中他全力踐行“四鐵”誓言,在一次次的傷痛中磨練了永不服輸的戰士精神,也在身上留下了許多代表軍人榮光的“舟橋疤”。2016年他隨部隊參加演練,僅用26分10秒就在千米寬的長江主航道上架起一座鋼鐵浮橋,刷新了夜間以最短時間在長江主航道架設浮橋的紀錄。那次演練讓他充分理解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口號所蘊含的意義,也讓他更加明白,個體的力量雖然微不足道,但關鍵時刻個人肩負起的就是國家的使命、民族的未來。

文賢所在舟橋旅在長江江面上開展訓練(資料照片,來自東部戰區官微)

帶著“優秀義務兵”的榮譽,2017年9月,文賢回到了上理。初回寧靜的校園,加上兩年沒有摸課本,文賢起初有點不知所措,重拾學業的過程如同兩年前初次走上訓練場般艱辛,但他并沒有就此放棄,反而激起骨子里已經烙上的軍人氣質——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不同的是,在訓練場他需要沖沖沖,面對數學這門基礎學科,他則需要甘坐“冷板凳”。于是一本書,一張紙,一支筆,他就能坐上一天。功夫不負有心人,文賢很快就找回了學習的感覺,并積極參加上海市和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且成績優異。兩年后他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獲得“推免”資格,在本校計算數學專業繼續深造。讀研期間,他又把拼勁用在了科技創新上,起早貪黑地扎根實驗室。參與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并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和校定A類論文各1篇,以第二作者(導師一作)發表SCI論文1篇。2022年他帶隊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上海賽區銀獎和全國決賽銅獎。今年,在導師的推薦下,他成功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

在李臣學老師的指導下,文賢與團隊成員一起備賽“互聯網+”大賽


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講師、上海市學聯特邀代表……“斜杠”青年擦亮青春底色

初見文賢,你會覺得他“人如其名”,如果不告訴你他是退伍大學生,你會覺得他就是上理校園里普普通通的“文藝青年”;但臉上分明的棱鏡和堅毅的目光又告訴你,這個當過兵的學生不簡單。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好像時刻充滿了能量,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學校各種文體活動以及班級管理、黨支部建設的不同場合。體育文化節、五四歌會、新生入學、宿舍搬遷……學校、學院大大小小的活動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班級副班長、輔導員助理、研究生黨支部副書記等多個崗位上也時刻展現著退伍大學生黨員的榜樣力量,是同學們交口稱贊的“老大哥”。在從事黨務工作時他探索總結出了“以恒心夯實基礎、以暖心激發活力、以責任心激勵奮進”的“三心”工作模式,在黨支部建設上積極作為,打造堅強戰斗堡壘,帶動支部53名成員共同成長,個人先后獲評學校“優秀研究生黨支部書記”、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百名學生黨員標兵”、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及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23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上海警備區政治工作局聯合開展的2023年度上海“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中,文賢被評為年度上海“最美退役軍人”。

參加上海理工大學第二屆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論壇

帶領支部成員參觀“四史”學習教育特展

2021年7月獲評上海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文賢被評為2023年度上海“最美退役軍人”

如果覺得文賢只擅長內部管理,那可就小看他了,他還是位不錯的演說者。2021年,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他帶頭組建5支隊伍參加學校“新時代?中國說”大學生講師賽,最后帶領1支隊伍在全校100余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并獲得決賽一等獎。他還與團隊成員到外單位宣講,為普陀區教育局、市熱線辦黨支部等6家單位、200余人次講述黨史。此后他參與了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第三季“偉大工程”系列示范黨課,與其他5位師生黨員共同講述參與西部志愿服務和國防建設的動人事跡。2019年他入選“上理封面人物”,個人事跡在學校官網等平臺宣傳。他還是2021年學校“學風傳承”系列微視頻的主人公之一,并獲學校2021年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是2022年度學校青年五四獎章(個人)唯一學生獲得者。2021年,他作為特邀優秀學生代表參加了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

參與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第三季“偉大工程”系列示范黨課

學校“學風傳承”系列微視頻文賢篇中的鏡頭

受邀參加“致敬上理人”——2022迎新答謝會

“若有戰,召必回!” 是口號  更是時時準備踐行的錚錚誓言

“當年我去當兵,除了老師的動員、室友的帶動,很大程度上是受身邊優秀退伍老兵的影響。”文賢回憶道。正是基于這樣的親身經歷,他深感自己現身說法做征兵宣講的重要性。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從2017年退伍至今,他堅持6年為500余人次做征兵宣講,將自己在部隊的經歷與收獲分享給大家,動員有志青年奉獻力量、建設國防。在他和其他小伙伴的努力下,一批批上理學子奔赴軍營、建功立業,其中有不少人在退伍返校后踏著他的足跡,在國防教育、志愿服務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2021年,他參加了學校紀念抗美援朝71周年主題活動暨退伍學生歡迎儀式,帶領全體退伍學生宣告誓言,讓在場師生深切感受到學校對退伍軍人的尊崇。2022年,他受邀為楊浦區170余名新兵做役前政治教育。因表現突出,文賢榮獲2022年上海市第二屆高校大學生士兵風采展示活動風采之星提名獎,學校也因雙擁工作突出獲評上海市愛國擁軍模范單位。

參加學校紀念抗美援朝71周年主題活動暨2021年退伍學生歡迎儀式

獲評2022年上海市第二屆高校大學生士兵風采展風采之星提名獎

2022年上海遭受嚴重疫情沖擊,學校進入嚴格封閉管理階段后,文賢臨危受命組建了一支12人的志愿者小分隊,堅守防疫一線2個多月。無論白晝,他們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南校區6000余人的物資分發、秩序維護、急需藥代取等日常工作并承擔各種臨時性任務,先后卸載25.7噸蔬菜、400余張行軍床、1500箱牛奶以及2000箱礦泉水等物資;每天任務完成后,他們12個人就睡在由11張墊子鋪成的大通鋪。他們如同一支特戰分隊,真正做到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高標準、高效率的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同學們的一致認可,相關事跡被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上海基層黨建網、《上海支部生活》、上海教育等媒體平臺報道。文賢還是一位“獻血達人”,2016年在部隊時開始無償獻血,至今共捐獻6次全血和22次單采血小板,折合獻血量10200毫升,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并積極帶動身邊的同學共同參與。

疫情期間文賢帶領志愿者小分隊卸載搬運蔬菜

物資卸載完畢后志愿者小分隊準備列隊返回住地

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目前累計獻血量10200毫升

“軍裝上身保家衛國,軍裝脫下依舊是新時代青年的榜樣。”這是去年收到的一封感謝信中對文賢的評價,未來他也將繼續為之奮斗。


供稿:新聞中心、武裝部、理學院

文:張煒、袁貴彬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