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思想,強作風,建新功”活動,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校園文化氛圍,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5月24日,上海市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舉辦了以“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科技節活動。此次活動也是學習教育期間,光電信息教工黨支部和光電實驗中心教工黨支部聯合舉辦的“一個支部一件實事”活動。
弘揚精神,啟迪科學夢想
活動伊始,光電學院副院長劉一熱情歡迎市民朋友的到來。科技節以“追光一甲子,拳拳報國心”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報告拉開序幕,未來光學科學家精神宣講工作室的劉一、馮吉軍和丁思同三位老師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了莊松林院士一生“靠近光,探索光,成為光,傳播光”的追光之路。莊松林院士心懷科學夢想,以“心比天高、腳踏實地”為人生格言,帶領團隊在光學領域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貢獻。這種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激勵著每一位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參與者,為活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科普講座,探尋光學奧秘
“追光逐夢”青少年科普創新實踐空間負責人、光電信息工程教工黨支部黨員教師金鉆明教授,用通熟易懂且生動有趣的語言,為大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光的奇妙探尋之旅”科普講座。從絢麗多彩的七色光譜到CD上出現的奇妙彩虹,再到電致發光、化學發光的現場互動,金教授帶領大家領略了光的無窮魅力,激發了公眾對光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講座現場
趣味實驗,感受科技魅力
在光電信息實驗中心教師志愿者的引導下,大家有序參觀了本科實驗教學中心。在方寶英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們進行了“近視眼和遠視眼的形成及其矯正”光學趣味小實驗。小朋友們不僅輕松理解了光學矯正的原理,更深刻意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此外,“顯微鏡”“潛望鏡”“投影燈”“臺燈”等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光學原理探究活動,小朋友們通過動手組裝直觀感受到光學反射、折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深刻體會到了“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真諦。

開展趣味實驗
研學實踐,助力學子成長
下午,科技節活動接待了上海市控江中學“致海書院”學生研學實踐活動。同學們聆聽了“追光一甲子,拳拳報國心”未來光學科學家精神報告和“光的波粒傳奇——從微粒波動之爭到太赫茲技術前沿”科普講座后,進入本科實驗教學中心。在韓朝霞老師的帶領下,他們初識光譜技術,用光學元件搭建簡易的掃描式光譜儀,直觀認識了光譜儀的組成和原理,并觀察到七色光譜。溫小紅老師展示的生物芯片檢測實驗,通過沉浸式操作體驗,讓同學們了解到生物傳感器在老年疾病早篩和動態監測中的關鍵作用。隨后,同學們來到上海理工大學太赫茲技術創新研究院,參觀了研究生們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他們認真聽講、積極提問,在交流中不斷碰撞思維火花。

研學實踐
上海市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在主任莊松林院士的帶領下,充分發揮科研優勢,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有效推進了大中小一體化教育,以實際行動弘揚科學精神,讓晦澀的科學知識鮮活起來,拉近了高校實驗室與公眾的距離,激發了更多人對科學的熱愛,為營造濃厚的科學氛圍貢獻了堅實力量。展望未來,實驗室將繼續秉承“科學為民”的理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讓更多人感受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