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本市農業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精神,推進浦東張江種谷、奉賢上海農業科創谷、崇明長三角農業硅谷建設,打造涉農科技型企業集聚區和創新創業高地,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特發布2025年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項目(浦東張江種谷、奉賢上海農業科創谷、崇明長三角農業硅谷)申報指南。
??一、指南內容
??(一)“揭榜掛帥”項目
??項目1:草莓工廠化高效育苗技術研發與產業示范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7年:形成高效草莓育苗體系。
??考核指標:(1)收集草莓種質資源150份,完成51個表型性狀的系統分析和抗性評價;(2)建立基于RPA-CRISPR/Cas12a的苗期主要病害現場快速可視化檢測技術2項,檢測準確率≥95%,形成針對苗期主要病害的綠色防控技術1項;(3)研發促生防根腐病的草莓育苗基質配方1個;(4)研發1個草莓育苗專用光譜配方,種苗定植花芽分化率較自然光條件提高20%;(5)年產F2代草莓種苗超過50萬株,優質種苗率超過95%;(6)形成《草莓工廠化高效育苗技術規程》(企業標準)1個;申請專利1項。
??成果交付要求:草莓工廠化高效育苗技術在草莓種苗生產上應用的評價報告及技術研究報告。相關專利申報文本。提供一套草莓優質種苗高效關鍵技術規程企業標準。知識產權歸由技術需求單位和揭榜單位共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2:菠菜精準育種技術體系構建與產業化應用
??里程碑考核目標: 2028年12月:完成耐熱/耐低溫、商品性好、產量高、耐抽薹的2個菠菜新品種認定。
??考核指標:(1)收集種質資源100份,挖掘/創制高品質、抗病性強、耐抽薹、耐熱、耐低溫核心種質20份;(2)獲得雌性系5個,雌性系育性調控基因/連鎖標記1個、耐熱/耐低溫性狀基因的連鎖標記1個、品質性狀基因的連鎖標記1個、耐抽薹性狀基因的連鎖標記1個;(3)選育耐熱/耐低溫、商品性好、產量高、耐抽薹的菠菜新品種2個,綜合性狀達到或超過進口大葉菠菜品種;(4)育成雜交種種子的純度達到98%以上;(5)建立菠菜營養品質評價的企業標準1件,制種技術規程1套,申請專利1項。
??成果交付要求:耐熱/耐低溫、商品性好、產量高、耐抽薹的菠菜新品種2個,申請專利1項,知識產權歸技術需求單位和揭榜單位共同所有;菠菜營養品質評價企業標準1件和制種技術規程1套,知識產權均歸技術需求單位所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4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3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3:上海老港雪菜種質創新與應用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8年:選育優質、高產、高抗且適合上海地區春季和夏秋季種植的雪菜品種(品系)各1-2個,并申請植物新品種權,建立新品種配套制種技術規程1套。
??考核指標:(1)在老港鎮牛肚村建立10畝雪菜種質鑒定、評價、純化的資源圃,確立老港特色雪菜種源特征特性。篩選、提純和創制具有耐熱、耐抽薹、抗病等優異性狀的雪菜種質資源5份,建立核心種質群;(2)選育具有耐抽薹、耐熱、抗霜霉病、高產等特點,適合上海地區春季和夏秋季種植的雪菜品種(品系)各1-2個,新品種比現有品種增產5%-10%,申請新品種認定或植物新品種權;形成制種規程1套;(3)形成輕減化高效栽培技術規程1套,比人工作業效率提高20%-30%;(4)新品種在浦東新區老港鎮雪菜生產基地推廣應用,3年內該區域新品種的替代率達到30%以上,應用面積達到2000畝次。
??成果交付要求:(1)提交新品種1個,新品種權申請書1份。(2)規劃建成雪菜種質資源圃1個,種質資源達200份及以上。(3)建立雪菜輕簡化高效栽培技術規程1套。(4)獲得芥(雪)菜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圖譜1份。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知識產權,由技術需求單位與揭榜單位共同享有權利;其中,技術需求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對相關知識產權擁有優先實施、使用的權利。
??實施期限:不超過5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4:甜瓜抗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的精準定向改良技術研究
??里程碑考核目標:第4年末:初步篩選出2個抗 ToLCNDV的優良甜瓜新品系。
??考核指標:(1)創制6份抗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ToLCNDV)的甜瓜新種質;(2)選育抗ToLCNDV甜瓜新品種2個,滿足上海市場秋季對高品質甜瓜的需求。具體表現為:抗ToLCNDV等級達到抗或高抗水平,果實不易落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6%左右;(3)開發抗ToLCNDV分子標記2個;制定一套高效防控及栽培技術體系;(4)申請植物新品種權2項,相關發明專利3項。
??成果交付要求:選育出適合我市春、秋季生產的抗ToLCNDV的優質甜瓜新品種2個,產權歸技術需求單位和揭榜單位共同所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5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5:基于Deepseek的本地部署與導航育種數據訓練及育種應用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6年3月:搭建算力平臺,完成導航育種數據訓練并形成專業模型,能實現AI驅動的基因組分析、育種決策與設計。
??考核指標:(1)搭建配置高性能顯卡的算力服務器1臺,部署開源大語言模型;(2)構建水稻導航育種的數據訓練集,對本地部署的開源大模型進行訓練,形成支撐水稻育種的專業模型1個;(3)利用水稻導航育種專業模型快速創制優質多抗稻米新種質材料不少于50份。
??成果交付要求:
??(1)本地部署Deepseek的硬件配置:
??CPU 基礎頻率大于等于2.0GHz,總核數大于等于28核
??2卡以上GPU,單卡顯存大于等于80G
??系統盤存儲容量: 不低于960GB
??存儲盤存儲容量: 不低于16TB
??內存(RAM):不低于128 GB
??(2)專業模型相關
??采用的基礎模型:DeepSeek
??模型訓練時長:90-180天(包含整理數據與數據處理)
??生成速度:30-120 tokens/sec
??模型加載時間:45-80 秒
??首Token延遲:0.1-1 秒
??(3)系統應用的交付內容:
??創制聚合fgr和pi2新種質材料的種子樣本(500克)
??種質純度大于99%
??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的專利、著作權、專有技術等知識產權成果,以及使用財政資金/項目資金購置或形成的固定資產,其所有權及其他法定權益均歸屬于技術需求單位。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6:桃膠多糖綠色萃取與抗衰老美麗健康產業應用
??里程碑考核目標:第1年:確定具備最佳抗衰老效果的桃膠多糖分子量范圍。
??考核指標:(1)形成“桃膠采收期-營養成分-多糖分子特性”數據庫1套;(2)形成1套桃膠多糖萃取技術文件,桃膠多糖萃取率不低于50%;(3)獲得具有抗衰老功能桃膠多糖1個;(4)配伍形成具備抗衰老功能產品2個,形成產品生產技術文件2個。
??成果交付要求:“桃膠采收期-營養成分-桃膠多糖特征”數據庫1套。桃膠多糖萃取技術流程1套,且桃膠多糖萃取率不低于50%。篩選確定具有抗衰老功效桃膠多糖1種。形成桃膠多糖護膚產品及精準營養特色食品配方3款。產品生產技術文件2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成果均為技術需求單位與揭榜單位共同所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7:特色植物資源(桃葉、桃花)高效萃取及產業化應用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6年7月:完成“品種-采收期-質量評價”核心技術體系建設,并制定標準化管理和監控流程。
??考核指標:(1)依托上海特色桃產業,構建完整的“上游原料品控-酚類綠色萃取”技術體系1套;(2)在原有工藝基礎上,將乙醇溶液濃度由20%降低至15%以下,乙醇用量減少25%以上;同時,將提取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2.55小時以內,降低萃取工藝能耗15%以上;(3)將原工藝中1g生藥/ml萃取液所含多酚濃度由10mg/ml提升至12mg/ml以上,活性成分純度提高20%以上;(4)共同開發3款具備美白、抗氧化等功效的日化產品,其中至少2款完成功效驗證,形成產品生產技術文件2套。
??成果交付要求:完成上述考核指標,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成果均為技術需求單位與揭榜單位共同所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8:調節腦健康的南瓜功能食品創制與產業示范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6年12月:構建南瓜益腦活性全組分利用和協同增效集成技術體系,開發具有助睡眠、抗焦慮功能食品1種,建立產品工藝配方1個,提供功能活性的科學評價技術報告1份。
??考核指標:(1)高效挖掘和綠色制備南瓜益腦活性功能因子3-4種(角鯊烯、r-氨基丁酸、南瓜甾醇、色氨酸等);(2)構建南瓜益腦活性因子高效綠色萃取集成技術1種(萃取目標活性成分角鯊烯、r-氨基丁酸、南瓜甾醇、色氨酸等萃取率達到5mg/100g以上);(3)開發具有助睡眠、抗焦慮功能食品1種,建立產品工藝配方,提供產品助睡眠和抗焦慮功能活性的科學評價技術報告1份(包括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和人群實驗的技術報告);(4)依托上海農業科創谷構建中試生產設備一組,實現1種產品(復合多種益腦功能因子的發酵南瓜汁飲品)中試生產,建立中試產品企業標準;(5)申請發明專利2項。
??成果交付要求:南瓜益腦活性功能因子3-4種;南瓜益腦活性因子高效綠色萃取集成技術1種;具有助睡眠、抗焦慮南瓜功能食品1種;依托上海農業科創谷構建中試生產設備一組;產品生產技術文件(企業標準)1個,申請發明專利2項。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成果由技術需求單位與揭榜單位共同持有,所有權歸技術需求單位。
??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9:菌菇源減鹽增鮮肽高效制備及天然調味品創制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6年12月:開發食用菌呈味肽多組學智能挖掘技術1項,形成并上線運行食用菌呈味肽多組學智能挖掘系統V1.0;開發酶-美拉德反應協同的減鹽增鮮肽定向制備技術1項,酶-MR協同制備的減鹽增鮮肽樣品包(鈉含量≤常規產品40%,鮮味等效鹽替代率≥60%)。
??考核指標:(1)開發菌菇源減鹽增鮮肽綠色高效制備技術1-2項;(2)制定菌菇源健康風味調味品標準1項;(3)菌菇基料中減鹽增鮮肽含量達到40%以上(以市售普通菌菇調味基料平均肽含量8%-10%為基準);(4)菌菇基料與現有增鮮產品相比,咸鮮味提升幅度80%以上;(5)菌菇基料與現有減鹽產品相比,減少鈉鹽25%以上。
??成果交付要求:研究報告1份,食用菌呈味肽多組學智能挖掘技術、酶-美拉德反應協同的減鹽增鮮肽定向制備技術、菌菇肽基料原位替代與復配優化技術各1項,菌菇源健康風味調味標準1項。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成果均為技術需求單位所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10:基于高蘿卜硫苷青花菜的營養功能產品開發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7年12月:基于獲得的青花菜全株高GRA新品種(組合)和優化工藝開發3-5款便攜式功能食品核心產品,包括高蘿卜硫苷復合營養片劑和速溶凍干粉等。
??考核指標:(1)依托選育花球高GRA青花菜品種,篩選出全株高GRA含量青花菜新品種(組合),其中花球含量≥15μmol/g干重,莖葉GRA含量≥5μmol/g干重,芽苗GRA含量≥50μmol/g干重;(2)從漂燙、凍干溫度、時間和研磨方式等加工步驟優化加工工藝,保留青花菜蘿卜硫苷的含量90%以上;(3)開發3-5款便攜式功能食品核心產品,包括高蘿卜硫苷復合營養片劑和速溶凍干粉等。
??成果交付要求:篩選全株高GRA青花菜新品種(組合)2個;優化蘿卜硫苷提取和純化方法1套;開發高蘿卜硫苷凍干粉、復合營養片劑等核心產品3-5款。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成果均為技術需求單位所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11:食用菌基化妝品活性成分高通量篩選及其應用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7年6月:篩選適合化妝品開發的食用菌品種1-2種,開發高純度、高活性的食用菌活性組分制備工藝1項。
??考核指標:(1)構建適合食用菌原料篩選的保濕、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化妝品功能因子高通量功效評價體系1-2個,并獲得包含20個以上適合化妝品開發的食用菌品種清單1份;(2)獲得高純度(純度≥40%)、高活性(3h保濕率超過70%)的食用菌保濕功效成分規模化制備工藝1項和食用菌抗氧化功能(DPPH自由基清除率≥60%,脂質過氧化抑制率≥20%以上)活性組分規模化制備工藝1項;(3)開發食用菌基護膚產品1-2個;(4)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
??成果交付要求:(1)提供用于化妝品開發的食用菌品種清單;(2)提供純度≥40%、3h保濕率≥70%的食用菌保濕功效成分規模化制備工藝1項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60%,脂質過氧化抑制率≥20%以上的抗氧化功能食用菌來源活性成分規模化制備工藝1項,并提供中式批次樣品(≥3批)及檢測報告;(3)提供包含完整的核心活性成分的工藝流程圖及生產規程;(4)提供食用菌基化妝品的配方、檢驗與評估報告及產品企業標準;(5)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通知書(公開號),權利要求覆蓋核心工藝或配方,并提供完整的專利申請文件(含說明書、附圖)。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成果均為技術需求單位與揭榜單位共同所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12:褐菇表型組智能育種平臺建立及新品種選育
??里程碑考核目標:第18個月:對獲得的褐菇優良新菌株進行分子標記,并申請與技術需求單位共有的發明專利1項。
??考核指標:(1)創制ARTP突變新種質,通過ARTP突變和分子輔助標記獲得新種質,獲得褐菇新菌株1-2個,商品菇率達80%以上;(2)對獲得的褐菇優良新菌株進行分子標記,并申請與技術需求單位共有的發明專利1項;(3)建立并測試完成高通量表型數據采集指標,有效采集褐菇菌落形態和子實體數據能力,準確度達95%以上;(4)建立1套“ARTP誘變-表型篩選-栽培優化”技術工藝,選育的褐菇新菌株單產26kg/m2以上。
??成果交付要求:提供褐菇的的ARTP高效誘變工藝參數;提供褐菇高通量表型(菌落和子實體)數據采集指標;提供褐菇優良新菌株1株,建立獲得該菌株的分子標記,并申請與技術需求單位共有的發明專利1項;提供褐菇優良新菌株配套栽培技術工藝1套,優良新菌株配套栽培工藝單產可達到26kg/m2。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13:新型蛋白營養液菜田土壤保育、改良功效提升技術
??里程碑考核目標:2028年3月:完成500畝試驗田擴大試驗與示范,形成新型蛋白營養液多場景應用技術方案。
??考核指標:(1)闡明新型蛋白營養液對菜田土壤與典型蔬菜作物(番茄和甘藍)的作用機理,形成優化后產品配方1份,應用于康碼萬噸級產線產品開發和生產,產品符合有機水溶肥料國家標準(NY/T3831-2021);(2)開發出新型蛋白營養液鹽堿化/鹽漬化、土壤養分失衡等多場景應用關鍵技術2-3套;(3)在上海(涵蓋崇明區)不同土壤類型區域建立3個示范基地,總面積不低于500畝;與項目實施之前相比,示范基地化肥施用減量10%,蔬菜作物產量提升15%,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6%以上;(4)申請相關專利1項,專利權人為技術需求單位。
??成果交付要求:(1)實驗室結合田間效果驗證,闡明新型蛋白營養液對菜田土壤與典型蔬菜作物的作用機理,形成優化后產品配方1份,可應用于康碼萬噸級產線產品開發和生產,成果供技術需求單位申請肥料登記使用。(2)開發出新型蛋白營養液鹽堿化/鹽漬化、土壤養分失衡等多場景應用技術2-3套。(3)建立3個示范基地,完成超過500畝的示范應用。(4)申請相關專利1項,專利權人為技術需求單位。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14:高品質鹿茸菇工廠化栽培新品種開發
??里程碑考核目標:第12個月:收集評價鹿茸菇資源不少于30份,完成性狀評價不少于20份,進行育種工作,初步篩選不少于20株目標菌株。
??考核指標:(1)收集評價鹿茸菇資源不少于50份(東北地區10株,西南地區30株,其他地區10株),構建核心種質資源庫;(2)培育具有穩定高產、抗雜菌、強化營養(高GABA氨基酸等)等性狀的新品種2個;申請相關專利1項;(3)獲得配套菌種和配方的工廠化瓶式培養條件參數1套。
??成果交付要求:(1)提供活體鹿茸菇種質資源不少于50株,其中核心種質資源在上海專業食用菌保藏機構進行保藏;(2)培育具有穩定高產、抗雜菌、強化營養等性狀的新品種2個,此品種需要具備高產(單產從580g/瓶(2400Ml)提高到610g/瓶,生物學效率提高5%以上)、抗雜菌(污染率不高于2%)、高營養(GABA≥150mg/100g等)、生產周期短(縮短3 天以上,整個周期不多于97天);優化配方配比,新增基質配方1個;(3)申請相關專利(雙方歸屬)1項,開發分子鑒定標記不少于10個;協助技術需求單位構建技術研發團隊不少于5人,培訓不少于5場。知識產權類指標的測試擬采用公開發表、申請、授權等方式;新品種采用相關指標的測試擬采用測產驗收;其他考核指標采取專家會議驗收。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15:優糖米全谷物功能產品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與應用
??里程碑考核目標:第24個月:開發3種基于優糖稻為主要原料的大健康功能產品,申請產品相關發明專利1項。
??考核指標:(1)建立優糖稻新品種生產示范基地,面積累計不少于50畝,平均畝產不低于400公斤,抗性淀粉含量≥10%,崇明專用優糖稻新品種應用基地總產量累計超50噸以上;(2)開發3種及以上基于優糖稻的高抗性淀粉大健康功能產品;(3)開展不少于6場的優糖稻科普宣傳活動,涵蓋線下講座、線上直播、社區推廣等多種形式,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視頻平臺等渠道宣傳;(4)申請發明專利≥1項。
??成果交付要求:提供3種以上基于優糖稻的高抗性淀粉大健康功能產品的最終配方、生產工藝文件、抗性淀粉含量檢測報告,確保產品滿足不同消費場景需求。相關發明專利申請文件以及科普宣傳推廣相關證明材料。專利為技術需求單位與揭榜單位共有。
??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100萬元
??技術需求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二)自主研究項目
??項目1:智能多層立體物流苗床種植系統的研發與應用
??主要任務目標:研發建造一套多層立體物流苗床,開發一套基于多層立體物流苗床種植的數字孿生控制系統。圍繞多層物流苗床應用場景研究,研發不少于2套配套專利設備。在5000㎡智能溫室進行推廣應用,較單層物流苗床應用場景,實現穴盤苗菜的茬口增長3倍,苗床運行效率提升30%,生產調度效率提升25%。編制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多層立體物流苗床生產模式的技術規程。并申請發明專利5項。
??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項目承擔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2:基于分子育種+快速加代技術精準定向改良節水抗旱稻核心親本抗病蟲能力
??主要任務目標:開發4個以上稻瘟病、白葉枯病、條紋葉枯病、褐飛虱等抗性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建立節水抗旱稻1年連續3-4個生長周期的快速育種技術;以旱恢786,申稻249,旱恢116,旱恢436等為受體,獲得聚合稻瘟病、白葉枯病、褐飛虱等3個抗病蟲基因的改良品種(系)3個,要求其它關鍵農藝性狀同原始材料相比無顯著變化,背景回復率達到96%以上,48對SSR標記差異位點≤2個,病蟲害抗性較原親本提高1個級別以上;申報相關技術發明專利2項。
??實施期限:不超過5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項目承擔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項目3:利用合成生物技術制備小分子有機水溶肥的工程技術裝備研發及應用
??主要任務目標:應用合成生物技術,研發有機水溶肥工程裝備,生產工藝過程自動化,較低能耗(每噸原料處理能耗在150KWh),催化水解設備(反應釜)耐壓(罐內壓力0.8兆帕-1.0兆帕),耐腐蝕(PH2以上的耐酸度),催化水解時間小于2個小時以內。實現6小時完成農業廢棄物的高效環保處理,制備生態環保的高附加值小分子有機水溶肥產品(符合國標GB/T17419-2018),能夠實現化肥替代50%以上,獲得肥料登記證書,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肥料推廣應用面積30萬畝以上。
??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財政經費控制數:200萬元
??項目承擔單位配套經費比例:不得低于財政經費的50%
??二、申報須知
??(一)申報要求
??1. 主持申報單位應是本市注冊登記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其他國內法人或組織可作為協作單位參與項目申報。行政單位原則上不得申報。
??2. 鼓勵產學研聯合,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支持企業、合作社與科研院所、高校、技術推廣等單位聯合申報。
??鼓勵科研院所、高校、技術推廣等單位科技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后,到企業、合作社等聘用單位以非項目負責人身份參與項目申報,并提供所在單位、聘用單位相關證明材料。
??3.申報單位應具有一定的研究開發能力,有較好的前期研究基礎,具有與項目內容相關的專業研究團隊、研究開發設備設施等基礎條件。有健全的科研、財務、資產管理制度。
??4.項目申報經費應根據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確定,非定額申報,具體事宜請咨詢相關區農業農村委聯系人。
??5.項目負責人須為主持單位正式在職人員,一般應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以企業、合作社主持申報的項目負責人條件可適當放寬,但須為該單位行政或技術負責人,并在申報文本相應位置簽章。
??存在以下情況之一者,不得擔任項目負責人:
??(1)已主持2項在研市農業農村委科技項目;
??(2)市農業農村委科技項目逾期未驗收或3年內有項目驗收未通過;
??(3)距離退休月數少于項目實施月數;
??(4)受聘到企業、合作社參與項目申報的科研院所、高校、技術推廣等單位科技人員;
??(5)被列為階段性或永久取消市農業農村委科技項目申報資格的項目承擔者。
??6.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申報2025年度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項目不得超過1項。
??7.主持申報企業、合作社須提供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原件一份(具體申領方式可關注“上海征信查詢指南”微信公眾號查詢)。
??8.鼓勵包括創新聯合體在內的各類科研主體申報,鼓勵跨區域合作攻關,鼓勵技術跨界應用和產學研合作申報。“揭榜掛帥”項目原則上每條任務立項1項,揭榜單位不得為技術需求單位的關聯方(含單方控制、共同控制與重大影響等關系),自主研究項目申報單位需為入駐谷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
??9.項目申報單位、項目負責人和參與人應遵守科研倫理準則和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相關要求,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法規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相關規定,符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負責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對申請人的申報資格負責,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10.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報送項目可行性報告的同時,提交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11.可行性報告中,申報人員應簽章,申報單位及其主管單位(部門)應審核簽章,其中涉農區注冊單位應經區農業農村委初審蓋章,市屬企業應經企業集團總部初審蓋章,非農口系統事業單位應經歸口管理單位初審蓋章,承諾書中項目負責人及項目申報單位應簽章。
??12.項目經費預算編制等應當真實、合理,符合《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及資金管理細則(試行)》的有關要求。
??(二)申報方式
??1. 網上申報
??登錄上海市農業科技項目綜合服務子系統(https://nykj.nyncw.sh.gov.cn),點擊“項目管理-申請項目”進入申報頁面。
??可行性報告格式可在農業科技項目管理系統下載中心中下載。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申報。網上開始填報時間:2025年6月24日10:00。網上填報可行性報告完成后,須在系統中提交,提交后不得修改,系統未提交的視為無效申報且不得進入后續評審。
??2. 材料報送
? 未在規定時間內報送材料的或紙質材料與系統提交材料不一致的,視為無效申報且不得進入后續評審。
??3. 形式審查
??由區農業農村委根據申報要求及相關規定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形式審查不通過的視為無效申報且不得進入后續評審。
??4. 聯絡人
??項目聯系:52161907
??崇明區農業農村委 59457799(“揭榜掛帥”項目12-15,自主研究項目3)
??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 20226629(“揭榜掛帥”項目1-5,自主研究項目1-2)
??奉賢區農業農村委 67189248(“揭榜掛帥”項目6-11)
??系統填報支持:021-31579588-8108 18221535262
本校安排:
請依托本校申報的老師,于7月7日前完成網上申報并提交,學院對申報人做好師風師德審核后,將申報匯總表(附件1)發至郵usstkjc@126.com。注意:1、系統提交可行性報告后,在線雙面打印書面材料,一式六份,送申報單位的主管單位(部門)審核簽章。所有書面材料請采用A4紙雙面印刷,下載中心下載文件袋樣張、承諾書及非關聯方情況說明,所有材料裝入文件袋,貼上文件袋樣張,7月10日前交至勤業樓410,未在規定時間內報送材料的或紙質材料與系統提交材料不一致的,視為無效申報。
2、項目預算中間接經費包含管理費和個人績效,最少為項目總額5%
3、可行性報告、承諾書上涉及項目負責人、參與人簽字處,不能空著
聯系人:詹偉、黃婕、陳鈺
聯系電話:55274272
郵箱:usstkjc@126.com
科技發展研究院
2025年6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