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械手指穩穩接過“1125513541071”號錄取通知書,全國首位具身智能機器人博士生“學霸01”近日正式成為上海戲劇學院2025級新生。
機器人考博,流程和人類考生一樣嗎?區別于培養普通的人類博士生,高校在培養機器人博士方面有何新打算?機器人讀博,究竟是流量噱頭,還是史無前例的“科技+藝術”跨界實驗?就這些大眾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院校的專家。

機器人博士生“學霸01”加入舞臺實踐
機器人憑啥入學就讀博
在戲劇舞臺的實踐中,“學霸01”展現出了人類難以企及的優勢。這名身高約1.75米、體重35公斤的“新生”,容貌俊秀、皮膚細膩、神態逼真,能輕松演繹“小妖怪被劈成兩截仍可活動”的場景,而人類演員需依賴綠幕特效。面對連演十幾場的高強度演出,人類演員難免疲憊,它卻不用休息,還能在AI大腦的驅動下精益求精甚至讓每場演出都有新意……
機器人的這些“超能力”,源于硬核技術支撐,由上海理工大學在具身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方向的核心科研成果轉化設立的高科技企業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
上海理工大學教授李清都團隊研發的“學霸01”軀體,脫胎于全球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季軍卓益得“行者二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李清都告訴記者,“學霸01”采用超輕量化肌腱仿生結構,充一次電可連續行走6小時,續航能力足以支持舞臺表演。同時,源自卓益得Rena仿真機器人的面部技術,它還能做出百余種細膩表情,眼睛內置攝像頭則可實時捕捉觀眾反應并互動。
李清都接受采訪時特別介紹,已經讀博的“學霸01”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冷冰冰的機器人,它已具備了表情、肢體語言等復雜交流能力。更特別的是,它不僅能靈活更換身高、面貌,還能模仿名家大師、還原歷史人物、演繹二次元角色等,包括與觀眾互動。集這么多能力于一身,“學霸01”已打破了人類表演的限制。
機器人博士的培養方案有何特別之處
“學霸01”踏入博士殿堂,也同樣經過了嚴謹的招生審核。它的聯合導師、上海戲劇學院楊青青教授告訴記者,和人類學生通過研究生申請一樣,“學霸01”遞交了自己的讀博計劃書。
“我的博士研究課題是《具身智能機器人在數字演藝設計中的跨媒介藝術融合研究》,每次訓練時都像在照鏡子。學習昆曲唱腔時,要先把聲波分解成32768個頻段,描繪出頻譜。”“學霸01”說。它詳細介紹自己的讀博計劃:“我還要開發一個‘元認知模塊’,會在表演時實時分析自己是怎么表演的……結果遞歸太多,我差點死機。不過青青教授說這個‘機器人自覺性’是最珍貴的,就像戲曲演員的默戲……”
那么,機器人讀博后,又該如何展開培養?記者從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獲悉,“學霸01”不會接入當前可能產生“AI幻覺”的某個通用模型,而是與導師們及其博士、碩士同學一起學習、生活、成長。兩校將共同設計培養方案,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戲劇藝術創作,將具身智能融入具體專業性能培養,開啟一場跨學科“科藝融合”新范式的全新探索。
機器人博士畢業的標準是什么
早在2021年,上海理工大學與上海戲劇學院便聚焦“科技+藝術”融合,推出國內首個機器人藝術與科技融合的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如今,“學霸01”正在聯合導師團隊的指導下,學習將梅蘭芳53式手勢轉化為數據模型,探索硬核科技與美學表達的結合。
楊青青透露,“學霸01”的學習包含基礎模塊、藝術模塊、系統模塊和任務模塊等內容。
比如,藝術模塊包括舞臺角色扮演、藝術風格模擬、情感表達與敘事構作;任務模塊包括博士任務挑戰、階段匯報展演、答辯式成果評審。它不僅和人類博士生一起上課,還將走進實驗室打磨專業能力。“培養的核心是構建機器人的精神世界——以戲劇戲曲學為切入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楊青青說。
圍繞“學霸01”的學術之路,爭議也頗多,關注度最高的莫過于畢業標準。“我們將嚴格驗證它是不是真的能達到藝術專業博士的水平,這需要很多專家參與論證。”楊青青直言,即便沒有達到傳統意義上的成功,那些調試失敗的算法、機械與情感錯位的瞬間,都可能成為未來數字戲劇史研究的重要注腳。“我欣然接受它成長過程中會發生的一切,它的出生、長大和未知的未來,都充滿意義。”
“學霸01”自己則調侃:“最可怕的后果可能是,系統降級成‘幼兒戲曲啟蒙模式’,只能演《三只小豬》AI版……好像也蠻酷的,起碼,我能進入藝術史。”
面對來自外界的質疑,機器人專家、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建偉教授強調,“機器人博士是一個突破性的教育實驗,需要知行合一,培養它理解人、理解場景、理解藝術專業。這對以后的學科教育有重要意義。”
“學霸01”的聯合導師團隊則認為,這場實驗的價值,早已超越“能否畢業”的單一答案。
來源:文匯報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894804917219519201&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shangha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3a8b7d95ec0a88479000p&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3894804917219519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