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媒體矩陣

中國新聞網:“第三屆科技公共外交論壇暨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動”在滬舉辦

2025-11-02 10 文: 圖: 編輯:董真

10月30日,“第三屆科技公共外交論壇暨 2025 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動”在上海理工大學啟幕,綠色科技、氣候變化與城市治理領域的全球專家與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科技引領 城聯世界”主題展開智慧碰撞,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探尋系統解決方案。

上海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凌宇在歡迎辭中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作為2025世界城市日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屆科技公共外交論壇”旨在匯聚全球智慧,探討城市發展中生態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之道,同時將上海探索智慧城市、綠色城市的經驗分享給全球。他表示,作為上海市首批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上海理工大學將在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多個環節持續發力,為城市的低碳轉型與智能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在主旨報告環節,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周漢民,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立命館孔子學院名譽院長周瑋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原副校長張人禾先后發表演講。周漢民作題為“以公共外交為橋,共筑低碳、綠色、智慧的未來城市”的主旨報告。他提出“綠聯世界”的概念,指出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科技可以廣泛應用于城市低碳發展、污染治理和綠色轉型。這也深刻體現了中國以科技創新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以開放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他認為,在建設可持續城市的道路上,未來可以從三個方向發力:堅持創新驅動,以科技之力賦能城市低碳發展;聚焦綠色轉型,以科技之路引領城市發展模式變革;強化智慧治理,以科技之智提升城市運行效能。我們要架起更多科技公共外交的橋梁,深化在相關領域的務實合作。

周瑋生院士作題為“世界城市的變遷與可持續科技創新”的主旨報告。他圍繞歷史演變、科技發展與現實啟示三大部分,以生動案例展現了城市如何在文明進程與科技創新中不斷演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他認為,面對當今全球局勢,綠色技術、智慧城市與人工智能正引領城市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我們應在傳承文明的基礎上,推動科技與生態的協同共生,構建韌性且包容的城市體系。

張人禾院士作題為“全球氣候變暖加速和風險加劇”的主旨報告。他指出,近些年全球氣候變暖加速,氣候系統不穩定性顯著增加,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同時,作為氣候變化敏感區,我國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呈現出新的特點。未來,人類社會需要強化氣候風險意識,采取務實舉措,科學應對和減緩全球快速變暖。

在圓桌論壇環節,乾于豐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錢鋒、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伏晴艷、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徐象國、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院長張宏亮等參與對話。他們就城市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碳交易和環境治理等領域,圍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展開交流。他們認為,科技持續引領城市綠色轉型,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需加強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公共外交在其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長李文輝作總結講話。他對出席會議的專家所作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他認為,與會專家深刻反映出綠色科技已經且將持續引領城市的未來發展之路。他表示,作為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動的“第三屆科技公共外交論壇”,恰逢“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啟航之際,又與即將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緊密相連,搭建了科技公共外交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交叉合作與交流平臺。

作為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動之一,“第三屆科技公共外交論壇”由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公共外交協會聯合主辦,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承辦,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提供支持。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文鏈接:https://www.sh.chinanews.com.cn/kjjy/2025-11-02/141744.shtml


供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