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醫教結合”協同育人模式,拓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徑,11月4日下午,出版學院聯合外語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滬江學院,共同開展心理健康主題實踐活動。各學院心理負責老師帶領學生走進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通過實地參觀、交流學習的方式,搭建起理論與實踐對接的橋梁,為學生打開了解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全新視角。
活動合影
在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李斌醫生的專業講解下,師生參觀了醫院住院部、門診診療區及特色康復區域。醫院精心打造的"文化展廳"成為參觀的亮點,展區內陳列的患者創作——包括國風面具、書法作品及色彩鮮明的繪畫,展現了精神障礙患者在藝術表達中的情感世界與創造力。在康復治療區,師生們看到患者參與的團體康復活動,也看到了來自病愈志愿者們在咖啡吧流暢的制作過程。現磨咖啡與手工奶茶的香氣營造出溫馨舒適的氛圍,不僅體現了現代精神衛生服務的進步,也打破了公眾對精神醫療機構的傳統認知,彰顯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康復理念。
參觀交流
隨后,李斌圍繞常見的心理困擾、睡眠健康與科學治療等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科普講座。首先醫生根據臨床經驗為大家介紹了常見的精神障礙如抑郁癥、焦慮癥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在談及睡眠與心理健康時,醫生指出,構成健康的三大支柱——飲食、運動與睡眠中,優質睡眠對心理狀態的維護尤為關鍵,而當下使用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不斷減少了人們的睡眠時間。針對學生群體中常見的使用“褪黑素”問題,醫生也給出了專業提醒,必須在經過專業檢測、確認體內缺乏的前提下,遵醫囑適量補充,擅自服用可能對身體機能造成不良影響。在介紹相關疾病治療策略時,醫生重點闡釋了“雙管齊下”的干預理念,即一方面要準確識別并有效規避應激源,另一方面需科學用藥,方能達到理想療效,同時也介紹了CBT(認知行為療法)的重要性。這些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在場的師生們對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
科普講座
此次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交流學習活動,既是學院深化“醫教結合”育人實踐的生動探索,也為學生搭建了心理健康認知的實踐平臺。活動通過參觀與講解,有效打破了認知壁壘、傳遞了科學理念,不僅豐富了師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儲備,更強化了其關注自我與他人心理狀態的責任意識,為學校持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學生健全人格注入了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