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園內水杉疊翠,文脈悠長。歷經近兩年的精心籌備, 9月16日,煥然一新的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史教育基地——“雷潔瓊生平事跡展”(以下簡稱“雷老展”)在上海理工大學正式落成并對外開放。雷潔瓊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和卓越領導人,同時也是上海理工大學的杰出校友。她曾于1941年至1946年期間在滬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前身)任教。
從最初史料梳理中萌生構想,到如今升級擴容成為兼具“上海印記”與“上理工特色”的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史教育基地,這場跨越十余年的籌備與建設,既是民進傳承先賢精神、深化會史教育的重要舉措,更是對雷老一生奮斗歷程的崇高致敬。其高尚品格與民進初心正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多方協同 設立教育基地
追溯在學校建立雷老展的緣由,據民進上海理工大學委員會原副主委江孝漁老師回憶:“2014年,民進上海理工大學委員會在梳理校史資料時,發現雷潔瓊先生與滬江大學淵源深厚,由此萌生在校內建立雷老紀念館的構想,并得到民進上海市委會的高度重視。”
2016年,該建設項目被列入民進上海市委會年度工作重點并上報民進中央。鑒于當時史料與實物有限,最終確定以“雷潔瓊銅像和生平事跡展”的形式呈現。在民進中央原副主席鄧偉志的引薦下,青年雕塑家高曠寓創作了雷老半身銅像。
2016年10月底,“雷潔瓊銅像和生平事跡展”正式揭幕,并被確立為上海民進會史教育基地。展覽對外開放后,每年接待來自全國各級民進組織和上海民進基層組織來訪參觀學習。2022年5月,雷潔瓊銅像和生平事跡展被民進中央認定為第二批“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史教育基地”。
隨著主題教育與民進會史教育的不斷深入,參觀需求日益提升,原有展覽已無法滿足實際需求,2022年12月,民進上海市委會向上海理工大學黨委提出擴大展陳規模、豐富展示手段,進一步提升教育功能的建議。2023年12月,在學校黨委的統籌協調下,明確將原滬江國際文化園區澳大利亞中心一樓作為展覽新址。
2024年1月,民進中央副主席高友東來滬調研,聽取了學校關于展覽遷址新建的專題匯報,表示雷老展新建工作是會史主題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民進中央十分關心建設進展,會全力支持新展建設工作。”高友東說。
調研后,上海理工大學黨委隨即組建工作專班,包括統戰部、檔案館及民進上海理工大學委員會,正式啟動新展的資料收集與方案設計工作,為展覽升級筑牢根基。
深挖細節 打造匠心展陳
新展的籌備過程,是一場對史料的“尋根之旅”,更是一次對雷老精神的深度挖掘。2024年3月以來,上海理工大學工作專班先后赴安徽、廣東、北京等地調研查找相關資料,考察位于廣東臺山的雷潔瓊故居以及江門的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拜訪民進中央、查閱雷潔瓊后人捐贈遺物,收集原始資料;同時還走訪了趙樸初紀念館、柯靈故居、草嬰故居,汲取展陳經驗,博采眾長。
“雷老與滬江大學部分的內容是我們這個展覽最大的特點,雷老與滬江大學的關系以及在滬江大學任教期間的史料是我們考證、收集的重點。通過展陳呈現雷老的教育思想與教師情懷,豐富雷老作為教育家的形象。”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館長孔娜介紹。
民進上海市委會研究室在翻閱史料時發現雷潔瓊先生在滬江大學任教期間的聘書,為雷老與滬江大學篇章進一步充實佐證材料。學校檔案館利用寒暑假多次前往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圖書館查閱相關歷史史料,考證雷潔瓊在上海尤其在滬江大學的史實,以豐富展陳內容。
工作專班始終不斷優化調整展陳內容和設計方案。民進中央研究室為展陳文本多次提出專業修改意見,確保了文本的嚴謹和準確。民進上海市委會向學校捐贈了包括美國南加州大學授予雷潔瓊先生世紀校友最高榮譽獎復制件等11份珍貴展品及文獻資料。這些翔實的資料為充實實物展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3月,上海理工大學黨委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匯報并研究展陳內容和設計方案,上海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凌宇表示,雷潔瓊先生是學校的杰出校友,要深入挖掘雷老在滬江大學時期的史料,發揮學校理工學科優勢,打造獨具上理特色的展覽。
上海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賀莉帶領學校統戰部、檔案館等多部門以及民進上海理工大學委員會經過多次研討,確定展陳內容由雷潔瓊簡介和人物年表、雷潔瓊追求真理的一生、雷潔瓊與中國民主促進會、雷潔瓊與滬江大學四個篇章組成,對展陳方案提出“簡約、莊重”的要求,并申請將展覽更名為“雷潔瓊生平事跡展”。
在布展過程中,工作專班注重細節刻畫與精神傳達。例如,工作專班在查閱文獻資料過程中,發現雷涴妍(雷潔瓊侄女)在回憶姑媽的文章中提到“姑媽一生都愛花,對很多花她都很喜愛,如桃紅梅花玉蘭花郁金香”,故而在展陳設計中融入梅、蘭、竹、菊及山水云紋等元素,象征其高潔品格。“各展區背景選用雷潔瓊故居(廣東)、南加州大學、一二·九運動、開國大典、民進成立舊址、滬江大學等歷史圖像,生動呈現其生平軌跡與時代印記。”上海理工大學黨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煥新啟幕 傳承先賢精神
2025年8月底,雷潔瓊生平事跡展布展工作全面完成。新展面積由原先的10余平方米擴大到80余平方米,展陳內容也更為豐富,展品共計78件,其中多件展品屬于首次公開展出。
民進上海楊浦區委會和上海理工大學委員會會員在預展時紛紛表示希望共建講解員團隊的意向。長期擔任雷潔瓊生平事跡展講解員、民進上海理工大學委員會副主委馬杰說:“看到新展的落成,真的感慨萬分,這不僅讓我更進一步走進了雷老的精神世界,也為我講解宣傳雷老精神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9月16日,雷潔瓊生平事跡展開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出席開展儀式。蔡達峰參觀完展覽后表示,雷潔瓊先生一生奮斗不懈、波瀾壯闊,曾在上海留下光輝足跡和精神財富,也在上海理工大學歷史上留下了光榮篇章。他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推動會史教育基地建設,廣泛宣傳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色和歷史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為紀念雷潔瓊先生誕辰120周年,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學院音樂系師生傾情創作的原創音樂劇《潔玉瓊花》在開展之日華彩首演。舞臺之上,音符與光影交織,師生們以真摯演繹穿越時空,將雷潔瓊先生的崇高品格與人生華章娓娓道來,獻上一場融合藝術之美與精神之光的誠摯禮贊。
如今,“雷潔瓊生平事跡展”不僅是民進會史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成為上海理工大學“統戰育人”的生動教材,讓雷老的精神如“潔玉瓊花”般,在滬江園里生生不息,浸潤后世。
來源:民進網
原文鏈接: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50676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