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青春逐光——《‘600號’來信》欄目進校園”圖片展走進上海理工大學,在復興路校區(qū)教學樓與軍工路校區(qū)湛恩紀念圖書館同步展出。活動通過漫畫、文字與心理學知識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大學生以輕松、生動的方式關注心理健康,呵護心靈成長。


本次展覽內(nèi)容源自新華社心理健康科普欄目《“600號”來信》。該欄目由新華社上海分社聯(lián)合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自2023年起推出,聚焦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年群體的心理健康話題。欄目開播以來已播發(fā)20期全媒體作品,全網(wǎng)總點擊量超過一億次,在新華社所屬及社外平臺獲得廣泛關注與好評。
本次展覽圍繞大學生群體常見的心理困擾,選取《我有點“考焦”了》《什么!要開學了》《語言暴力是把刀》《我等下就去做》等多篇作品,通過線條漫畫和專家解讀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識別、理解并應對焦慮、拖延、自我懷疑等情緒問題,傳遞積極、科學的心理健康理念。
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學生楊寓麟表示,展覽中展示的內(nèi)容“非常貼近大學生日常”。“很多情節(jié)都讓我產(chǎn)生共鳴,比如制定了計劃卻遲遲沒能開始行動。那種工作只停留在紙面上的焦慮我也常有。”她說,展板上專家提出的“要注意制定小而精細的計劃”的建議讓她頗有感觸。“我現(xiàn)在會在完成任務后安排一件讓自己放松、開心的小事,這樣既能激勵自己行動,也能按照專家說的那樣,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逐步緩解拖延和焦慮。”
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徐一迅認為,展覽設計得很用心,許多展板都聚焦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和應對方式。“像考試焦慮、網(wǎng)絡暴力這些話題,都以生動的漫畫形式呈現(xiàn),既親切又有啟發(fā)。我從中學到了不少調(diào)節(jié)情緒、緩解壓力的方法,感覺受益匪淺。”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青年教師劉聰表示,相信這次展覽對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會有很大幫助。“很多同學剛進入大學,學習節(jié)奏、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變化,容易出現(xiàn)焦慮或情緒波動。這樣的心理健康展能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疏導情緒,學會更積極地適應大學生活。”

本次圖片展將持續(xù)至11月19日。后續(xù)還將陸續(xù)走進更多高校,通過圖文結合、沉浸互動等形式,持續(xù)傳播科學的心理健康知識,以更多理解與關懷陪伴學生的校園生活。
來源:新華網(wǎng)
原文鏈接: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eec442c68986571f293fd6a92dbc3b74×tamp=61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