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91干干干_4K全集在线观看

搜索

新聞簡訊

復旦大學李巧偉教授為上理師生作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及展望講座

2025-11-13 12 文:岳兵兵 圖:楊旻杰 編輯:張新妍

1111日下午,復旦大學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副院長李巧偉教授為上理師生作題為“金屬有機框架定義化學新空間——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及展望”的學術講座。本次活動由科技發展研究院與材化學院聯合主辦,繆煜清教授主持,吸引了全校近200名師生積極參與。

李巧偉教授主講

李巧偉教授系統梳理了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的發展脈絡、關鍵突破與應用前景,通過歷史回溯、技術解析與個人感悟的多維敘事,為聽眾呈現了化學領域從經驗探索到理性設計的范式躍遷。MOF材料以三大突破性特征成為“化學新空間”核心:實現離子交換家用化潛力、打破無機材料難修飾的傳統、印證“空框架穩定存在”理念。其超大比表面積是核心優勢——一勺晶體表面積堪比數個足球場,遠超傳統材料。在應用端,該材料可支撐碳中和(高/低濃度二氧化碳捕獲)、資源利用(海水淡化、空氣取水、工業氣體分離)、能源存儲(甲烷/氫氣安全存儲)等場景,為應對全球能源與環境挑戰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李巧偉教授強調,科研應堅守純粹性,避免功利化傾向,呼吁跨學科協作破解瓶頸。

整場報告案例生動、邏輯清晰,師生圍繞MOF在吸附、催化、電化學等領域以及產業化,與AI結合等相關話題,與李巧偉教授展開了深入交流,彰顯了報告的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也讓MOF材料“定義化學新空間”的潛力得到更廣泛關注。

講座現場

供稿單位:科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