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接學校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要求,11月11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專業學位教育中心舉辦“筑牢質量根基,賦能卓越發展”培養質量月主題活動。本次活動聚焦教育教學質量,通過推廣案例教學、嚴把論文質量關等舉措,推動中心教學水平持續提升。管理學院院長、專業學位教育中心主任趙來軍,各專業學位項目主任及教師代表等參加活動。活動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魏巍主持。
立足關鍵環節,夯實育人根基
趙來軍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學校正全力推進以人才培養改革為核心的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管理學院作為學校“新工科、新商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陣地,應將堅持“為產育人、以產定研”全面融入辦學實踐,主動擔當、率先突破。此次培養質量月主題活動聚焦“案例教學”與“論文指導”兩大關鍵環節,旨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夯實學術規范與創新意識。推動案例教學不是簡單“講故事”,而是以此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決策能力與人文關懷,讓課堂不僅是知識的傳遞場,更是思想的激發地。針對論文質量,他強調,論文既是學生學業成果的集中體現,也是檢驗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試金石”,希望全體導師嚴把論文的選題關、過程關和答辯關,切實推動學生論文實現從“寫出來”到“寫得好”、從“有內容”到“有價值”的轉變。
趙來軍致辭
深化案例教學,推動知行互促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組織管理系主任路琳應邀作題為“案例教學中的科研轉化與融合”的專題分享。她結合親身教學實踐表示,案例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媒介,更是連接課堂與現實的重要橋梁。教師應立足學生背景與行業實際,以“教給誰、教什么、怎么教”為出發點,實現從“知識輸出者”向“學習引導者”的轉變,推動教學內容從“體系完整”走向“精準觸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學為所用。她結合“正泰在埃及”“智能制造社群班”等案例的開發與教學實踐,闡釋了如何通過深入企業實地調研,將真實管理場景轉化為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實踐價值的教學素材。她鼓勵教師走出課堂、走進企業,在真實場景中捕捉管理問題,推動管理理論與企業實踐深度融合。在推進本土案例建設方面,她提出應著力開發具有時代特征與中國情境的高質量案例。扎根中國管理實踐的場景化案例,既能有效提升課堂代入感,又能為全球管理知識體系貢獻中國智慧。她勉勵同行在案例開發與教學創新中保持探索勇氣,實現從“被動應對”到“從容駕馭”的專業成長,為中國管理人才培養注入源源不斷的實踐智慧與理論活力。
路琳作專題分享
活動現場
嚴把論文質量,賦能實踐創新
活動現場,MPA項目主任車麗萍、MEM項目主任葉春明、MF項目主任高廣闊、MIB項目主任秦炳濤、中心綜合辦公室主任孟陳莉分別介紹了各專業學位項目論文指導情況與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文件要求。劉媛華、劉新萍、沈莉、于謙龍、宋良榮、丁銳、廖昕七位導師結合自身指導經驗,圍繞專業學位論文的應用型導向,先后分享了心得體會。大家認為,論文選題必須源自現實情境的管理“痛點”與社會熱點,避免陳舊與空泛;研究過程需以扎實的理論為基礎,并具備相匹配的科研能力,確保分析的科學性與邏輯的嚴密性;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規范,通過嚴格的流程與質量把控,完成一篇具備實踐價值的合格專業學位論文。


論文指導主題分享與交流現場
此次培養質量月主題活動,是管理學院深化產教融合、對接學校“重服務、強貢獻”綜改價值導向的鮮明體現。未來,學院將持續堅守質量核心,激發創新動力,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致力于為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輸送更多能夠解決復雜問題、引領未來發展的卓越管理人才。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