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熱物性與熱物理測試技術”學科發展研討會在上海理工大學召開。上海理工大學副校長張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科學一處處長關永剛、三十余位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嘉賓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旨在匯聚領域內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熱物性與熱物理測試技術的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與創新發展。
會議由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劉寶林主持。開幕式上,張眾代表學校向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并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及各兄弟院校長期以來對上海理工大學的支持。他指出,工程熱物理學科是上海理工的傳統優勢學科,學校將持續支持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并期待與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進學科創新與產學研融合。關永剛系統介紹了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及下設學科方向的基金申報與資助情況,他呼吁與會專家積極參與,共同探討如何提升“熱物性與熱物理測試技術”學科影響力、優化研究方向與關鍵詞設置,增強測試相關方向基礎研究的系統布局。
在專題報告環節,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高波研究員以“低溫熱力學溫度測量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為題,介紹了團隊在新國際單位制背景下建立的低溫區測溫新方法與研究進展。清華大學曹炳陽教授圍繞“微納材料熱物性測試技術”系統闡述了幾種微納尺度熱物性測量方法,并分析了當前技術瓶頸與發展路徑。上海交通大學齊飛教授以“以精微之道,探萬物之理——從測量科學到燃燒學實踐”為題,剖析了燃燒測試方法發展與儀器創新國內外趨勢。東南大學許傳龍教授在“多相流測試技術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報告中,強調了多學科交叉、源頭創新與儀器自主研制的重要性,建議加強測試技術與工程實際、應用對象的緊密結合。在會議討論環節,與會專家緊密圍繞“熱物性與熱物理測試技術”學科影響力提升、代碼名稱優化、研究方向與關鍵詞調整等問題積極交流,為學科整體發展建言獻策。
本次研討會聚焦學科前沿,交流深入、內容翔實,為熱物性與熱物理測試技術領域的學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對推動該學科的持續創新與系統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張眾致歡迎辭

劉寶林主持會議

關永剛做報告
邀請專家報告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