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理工大學召開立德樹人機制綜合改革研討會,以“推進立德樹人機制綜合改革,培養制造強國卓越工程創新人才”為核心主題,通過主論壇、分論壇、實踐課的多元形式,推動立德樹人機制綜合改革從藍圖規劃邁入全員參與、全域推進、全面見效的階段。
在研討會上,《“光聚上理”立德樹人機制綜合改革行動計劃》發布。上海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德強解讀了這一改革藍圖,提出“成為光”黨建引領、“追尋光”思政強基、“傳承光”文化浸潤、“鍛造光”實踐淬煉、“匯聚光”協同護航、“智創光”數智賦能六大計劃,構建起完整的育人生態系統。
“大家好,我是機器人‘學霸01’。”在上理工機器智能研究院研發的人形機器人的引導下,思政金課《大國制造密碼:工程思維與文化》開講,專業教師、思政教師、輔導員與學生團隊協同登臺。機器智能研究院侯運峰以智能制造為切入點,結合工業機器人發展歷程解讀“科技自立自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史玉從理論高度闡釋大國制造的精神內核,機械工程學院馬天一與學生團隊分享科創實習中的攻堅故事,而“學霸01”則以互動提問、案例展示串聯全場,成為連接專業知識、思想引領與實踐體驗的“智能紐帶”。這種“一個專題、三種視角”的沉浸式授課模式展現了理工科院校特有的工程德育范式,實現了工程思維與價值引領的同頻共振。
主旨報告環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巖提出“打破學科壁壘,實現價值、知識、能力三位一體”的育人路徑;上海電氣馬琛俊分享“‘李斌精神’融入新時代理工科人才培養”的產業實踐經驗;上理工教授盧嵐則闡釋“AI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場景重塑”方案,通過沉浸式、互動式場景實現精準育人,而“學霸01”領銜的思政金課正是這一理論的生動落地。
當天,“思政課建設專題”“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機制建設”“深化綜改賦能學生成長”三場分論壇同步召開,匯聚專家、行業代表、教育部門負責人、紅色場館工作者等,形成“思政課提質、紅色文化浸潤、學生成長賦能”的三維研討格局。
來源:光明日報
原文鏈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a5df1530f8b2446680d58238973923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