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科技報:記上海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超高精度大口徑絕對面形光學標準計量關鍵技術及儀器”
國之大器,始于毫末。高端制造業的產品競爭已經上升到原子尺度,產品的表面性能取決于測量的精度。此外,在基礎研究領域,尖端測量儀器對前沿科學研究的推進及重大物理現象的發現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莊松林院士、韓森教授領銜的團隊,與蘇州慧利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自主研發了“超高精度大口徑絕對面形光學標準計量關鍵技術及儀器”,打造一把納米級“精密之尺”,大大推動了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該項目榮獲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四十年磨一尺,讓中國有了尖端測量儀器南極天文望遠鏡、空間引力波探測裝置、納米材料、高端精密設備……這一系列關鍵裝備的加工制造,需要對大量光學元件的各項參數進行測量,這項工作都要依靠超高精度的測量儀器。在以往,超精密測量技術直接制約高端裝備制造發展。作為國際干涉測量領域的著名學者,韓森教授在國外工作多年后毅然回國工作創業,都源于他心中的一個夢想:以畢生所學“助力中國創造”。“中國裝備制造要實現突破,首先要解決制造質量問題,其核心關鍵就是擁有超精密測量能力。”韓森認為。然而完成夢想談何容易,將精密之尺精確到納米尺度,這條自主研發之路